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18 秋季拍賣
觀想——中國古代書畫

1737
王蔭昌 (清道光同治年間,19世紀)
《慕槐仰梧書屋第二圖》幷諸家題咏

手卷 水墨紙本

引首:39 x 186.9 cm. 15 3/8 x 73 1/2 in. 約6.7平尺;畫:46.2 x 101 cm. 18 1/8 x 39 3/4 in. 約4.2平尺;跋:46.2 x 1071 cm. 18 1/8 x 421 5/8 in. 約44.5平尺

說明:
1.王蔭昌,河北正定人。道光二十年(1840)舉人,官山東武定同知。同治年間應與閻敬銘同官山東。閻敬銘以汪叔明本見示,邀其再作一圖,即爲此本。
2.此卷上款「約盦大人」是清末名臣閻敬銘,後紙多段題跋的上款「成叔」,則是閻敬銘的六子閻乃竹。閻敬銘爲晚清極富傳奇色彩的顯宦,主持國家財政大計多年,是所謂同光「中興名臣」之一。《清史稿》評價他「以潔廉自矯厲,雖貴,望之若老儒。善理財。」老百姓稱他爲「布被宰相」。閻敬銘籍隸陝西朝邑,但長時間寄寓山西臨晋、永濟等地,曾經在當地講學,重興王官書院,對士風影響甚巨。

部分題跋者簡介:
1. 景星(?-1910),字雲伯,號月汀,索綽絡氏,滿洲正白旗人。曾任江西巡撫,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調任湖北巡撫。後改任福州將軍,兼管船政。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協理資政院事務。宣統元年(1909年)任禁烟大臣。
2. 延清(1846-1917),字子澄,一字紫丞,號鐵君,晚號閣筆老人。蒙古鑲白旗人。進士出身,官至侍讀學士。辛亥革命後退隱不出。是清代著名詩人。
3. 吳鴻恩(清同治、光緒年間,19世紀),字海山,重慶銅梁縣安居人。同治壬戌年(1862)二榜第六名賜進士出身,善詩工書,著有《銅梁縣守城記》、《春圃詩鈔》、《石及離文集》等。
4. 張毅(清道光-同治年間),字仁府,天津人。歷任山西道員、陝西甘凉道、安徽提法使等職。
5. 高賡恩(1841-1917),字曦亭,北塘(今屬天津塘沽區)人。清光緒二年(1876)進士,改翰林院庶起士。三年館散,授職編修,後充國史館協修,奉旨在上書房行走,後任四川學政,充湖南正考官。光緒二十六年(1900)入值弘德殿。
6. 餘誠格(1856-1926),字壽平,號至齋,又字去非,號愧庵、至庵。安徽望江人。光緒十五年(1889)進士。歷任廣西按察使、湖北布政使。
7. 易順鼎(1858-1920)字實甫,一字仲實,別號哭庵、一廠居士,湖南龍陽縣(今漢壽縣)人。清末民初詞人、文學家。光緒元年(1875年)恩科舉人。後歷任河南候補道、廣西右江道、廣東廉欽道。民國時,他曾在袁世凱當政時任印鑄局秘書。
8. 姚永概(1866-1923),字叔節,安徽桐城人。1894年,姚師從晚清文學家吳汝倫師治學,前後長達九年,講時務、辦新學,曾任保定書院山長,後創辦桐城中學堂。與同光體詩人陳衍、陳三立、沈曾植等相互酬唱應和,極一時之盛。民國時,曾任北大文科學長。
9. 吳懷清(1864-1928),字廉期,號蓮溪,陝西省山陽縣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出任山東鄉試副考官。宣統二年(1910年)任翰林院秘書郎、資政院議員等,賞戴花翎。1914年撰《清史稿.地理志》陝西一卷、《食貨志》征榷卷。
10. 奭良(1851-1930),字召南,鑲紅旗滿州人,裕瑚魯氏。貴州按察使承齡之孫。歷任數省道員,辛亥革命後去官。早年頗負詩文,有「八旗才子」之稱。熟悉清史掌故,著有《野棠軒文集》、《史亭識小錄》等。
11. 壽鉥(1885-1950),字石工。浙江紹興人,久居北京。喜藏古墨,工詩詞,賣字鬻印,縱橫燕京印壇多年,創作頗豐。民國間加入南社,移居北平後在國立北平美術專門學校、北平藝術學院任教,講授古文、詩詞學與書法篆刻。
此卷是王蔭昌爲晚清顯宦閻敬銘所作《慕槐仰梧書屋第二圖》,得名臣曾國藩題引首,姚永概、易順鼎、奭良等十五人題後紙。
閻敬銘(1817-1892),字丹初,晚清顯宦,光緒八年(1882年)擢戶部尚書。主持國家財政大計多年,有“救時宰相”之稱。《清史稿》評價他“以潔廉自矯厲,雖貴,望之若老儒。善理財。”
閻敬銘籍隸陝西朝邑,但長時間寄寓山西臨晋、永濟等地,曾經在當地講學,對士風影響甚巨。“慕槐仰梧”即是山西永濟故居中的書齋名。
從本卷題識可知,平拈軍之亂後,巡撫山東的閻敬銘“懷舊廬而眷先德”,故以舊居中的“慕槐仰梧書屋”爲題請人作畫。
目前已知“慕槐仰梧書屋圖”共有三圖,陽湖汪叔明本爲第一圖,汪叔明,即江蘇武進陽湖人汪曠,道光甲辰科(1844年)舉人,曾任山東萊州府同知,極可能其時與閻敬銘同官山東。汪工書善畫,與費丹旭等畫家友善。而“第一圖”面貌如何,現已不得而知。
市場曾見虛穀所作《慕槐仰梧書屋第三圖》(後簡稱“第三圖“)。題咏諸家皆與本卷多有關聯。本卷作者王蔭昌在《第三圖》有跋,幷提及《第三圖》所成時間爲同治八年(1869)。
故本卷當即第二圖。同治丁卯(1867年)春,時巡撫山東的閻敬銘將汪叔明本展示予王蔭昌,“命題一詩兼命再作一圖”。王蔭昌,河北正定人。道光二十年(1840)舉人,也曾于山東任職,官武定同知。王蔭昌當下未應允。直到同治壬申(1872年)九月,王蔭昌才提筆繪就《慕槐仰梧書屋第二圖》,當時閻敬銘已經因疾歸鄉,故有“寄呈”二字。
此卷得曾國藩題引首,曾、閻二人皆爲同光中興的肱骨重臣。同治四年(1865),僧格林沁戰死于曹州,閻敬銘率軍積極防禦拈軍。次年,閻敬銘赴濟寧,與曾國藩商定分扼黃河、大運河的策略。平亂後請人成《慕槐仰梧書屋》圖,有曾題引首,更顯得意義非凡。
卷後得一衆名流俊彥題咏,多段題跋的上款“成叔”,是閻敬銘的六子閻乃竹。題跋之人既有頗有官聲的地方大員,如曾任湖北巡撫的景星,又有名噪一時的文學家,如晚清詩人吳鴻恩、奭良,以及同光體詩人、後任北大文科學長的姚永概,篆刻家壽石工等。
鈐印:五橋、常山王氏子言
題識:慕槐仰梧書屋第二圖。約盫大人撫東日,屬陽湖汪叔明作圖,題曰:「慕槐仰梧」。蓋亂後懷舊廬而眷先德也。丁卯(1867年)春出示,命題一詩兼命再作一圖,爾時未敢率應,今乃成之,寄呈法鑒。時同治壬申(1872年)九月蔭昌幷識。
曾國藩(1811-1872)題引首:慕槐仰梧書屋。丹初仁兄同年屬,年愚弟曾國藩。
鈐印:曾國藩印、滌生
景星、延清、吳鴻恩、張毅、高賡恩、餘誠格、易順鼎、姚永概、吳懷清、奭良、壽鉥等15人題後紙。
題簽:慕槐仰梧書屋第二圖。光緒乙未(1895年)裝于都門。
鑒藏印:慕槐仰梧書屋

估價 :
HKD: 200,000 - 300,000
USD: 25,500 - 38,200

成交價:
HKD : 8,200,000

上一件 拍品 1737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