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18 秋季拍賣
觀想——中國古代書畫

1738
佚名19世紀
臨戴熙《小栖雲亭圖》幷諸家題咏

手卷 水墨紙本

引首:26.6 x 90 cm. 10 1/2 x 35 1/2 in. 約2.2平尺;畫:26.7 x 112.7 cm. 10 1/2 x 44 3/8 in. 約2.7平尺;跋:30.5 x 759.7 cm. 12 x 299 in. 約20.9平尺

說明:此卷上款「約盦大人」是清末名臣閻敬銘,後紙多段題跋的上款「成叔」,則是閻敬銘的六子閻乃竹。

戴熙《小栖雲亭》原爲寫贈友人張穆之作。晚清重臣閻敬銘(丹初),曾請戴熙爲其作《小栖雲亭》第二圖,後散佚。而從題跋可知,本卷應爲閻敬銘請人所作之摹本,雖爲摹本,却皴擦蒼潤,題楷精隱,閻敬銘、閻成叔父子視爲珍弆,幷著請二十一位晚清名流俊彥題跋。包括晚清著名收藏家徐樹鈞、黃再同,其時頗有官聲的王培佑、餘坤,以及戊戌變法中的重要人物宋伯魯、楊深秀。除詩常見文唱和之外,題跋中更詳述此卷之由來,多位題跋者幷毫不避諱的論及自己對真僞的辨析及態度「有寓志于迹之外者,則真僞可以不辨」「文介當日勛名事業震鑠中外,而晚年實有歸隱之志。其珍藏小栖雲亭圖即以示其志所在,固不拘拘求之于迹也。」直言真贋,亦可見閻氏父子的胸襟。而楊深秀更有此卷爲「石州失去之初圖」的猜測。即便爲摹本,亦極難得。
鈐印:醇士、醇士、戴熙、與江南徐河陽郭同名
題識:劫後餘生付白雲,山亭坦腹自欣欣。幽栖不負山林興,避俗仍携冰雪文。道院精廬成往迹,嘯台遺址訪多聞。他時過問宜丁阜,應見添丁迥出群。
張石舟蔔兆昌平宜丁阜,擬築小栖雲亭爲栖隱計。泉唐戴熙爲之圖幷和其券隱詩。戊申暢月剪燭題記。
戈履征題引首:小栖雲亭。甲子(1864年)三月,成叔太史屬,戈履征補書。   鈐印:履征
黃國瑾、姚官澄、楊福臻、徐樹鈞、宋伯魯、楊深秀、胡景桂、袁玉錫等21人題後紙,選登如下:
1.小栖雲亭記(文略)。道光廿八(1902)年十月立冬日,殷齋居士自題。丹初相國年丈以所得重摹戴文節公爲平定張先生繪《小栖雲圖》命題,適亦得一摹本,前臨道州何先生題小栖雲亭四字,後錄平定自作記及詩。附和一律,呈俟大教。(後錄七律一首,文略。)光緒十四(1888)年六月貴築黃國瑾敬題幷識。  鈐印:黃再同、臣國瑾印
2.朝邑閻成叔儀曹,出其先相國文介公所得畫卷索題。蓋錢塘戴文節公爲吾鄉張石州先生繪《小栖雲亭圖》也。事具,先生初唱詩序,貴築黃再同太史爲補錄于後,文節畫尾和章所稱券隱詩者始有緣起,第再同直稱爲重摹本,且雲自亦新得一摹本,余固疑何繇知定非原作遂敢確指如此?成叔追述,再同言曰:頗聞教習庶常館小吏有一人,能摹近日名家畫卷,售以糊口。吾既見此卷,諦觀署名熙,不省「灬」「」,絕爲贋本,聊向此吏一問,果自承認。因又向索得一摹本云云。餘謂此語未足據也。凡作僞者未售不承,既售則承,且好物,則願承大名,則强承上官懇懇詢及,更將樂于妄承,良以足增其聲價耳。文節初圖于戊申小除夕,被何人攫去。至己酉(1849年)發春,先生複以長句代柬,請文節爲作第二圖,今詩俱存殷齋。集中高情逸韵,舉前人爭墩陋習,寄橱吝懷,一掃而空之,洵哉雅人深致矣。文節第二圖想更布置佳勝,奈先生不久謝世,平生鈔校諸本,及未卒業稿强半被人幹沒,一畫更無從問矣。但世間名迹既無永沉之理,矧孤忠碩儒,精神貫注,尤不能遂歸澌泯。即謂間出摹本,亦必如南宮漣水之公案,十洲汴河之粉本,非小吏能作重㒗也。此卷爲文介所收東閣珍弆,詎雜贋鼎,雖後訪知第二圖所在,確見神明迥出尋常萬萬。而此幅皴擦蒼潤,題楷精隱,又有江南徐河陽、郭印以巧寓其名,即謂石州失去之初圖,爲文介特出秋山仿得于廉州石壁,終歸于退穀,此自有理數存焉?爾蒙昔曾侍文介,丈履間亦詔以書畫顧,獨未及此卷,今成叔撿出屬跋,既藉知老輩軼事,又益知蘭裏(舊)蕉林,不收下駟,竟雲買王得羊可耳,刺刺至此,成叔將何以教我矣。光緒乙未九秋(1895年),聞喜楊深秀疑存跋于都門寓館。  鈐印:臣楊深秀字衣純
題跋者簡介:
1.黃國瑾(1849-1890),字再同,貴州貴築縣(今貴陽市)人。光緒二年(1876年)進士,選翰林院庶起士,散館授編修。著有《訓真書屋文存詩存》。
2.姚官澄(1834-1895),字轡工,號練江,滿族鑲黃旗人。咸豐五年(1855)舉人,選授山西嵐縣知縣。後又署理吉州州事,出任山西鄉試同考官,後調任永濟知縣、汾陽知縣。
3.楊福臻(1836-1908),江蘇省揚州府高郵州人。光緒六年(1880)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起士。光緒十二年(1886)四月,散館,授翰林院檢討。
4.徐樹鈞(1842-1910),字衡士,號叔鴻,湖南長沙人。咸豐七年(1857)舉人,誥授資政大夫,二品銜江淮、淮陽海兵備道兼按察使,江南道、山西道、京畿道監察禦史。以得王獻之《鴨頭丸帖》真迹而名其室曰「寶鴨齋」。徐樹鈞收藏金石墨拓、歷代名家字畫數千種,秦磚漢瓦數百種,書擅各體,作品巨集富。
5.宋伯魯(1854-1932),字芝棟,亦作子鈍、芝洞、子棟,號芝田,晚年又號鈍叟,筆名別號九嵕山樵。陝西禮泉人,清朝官員。爲戊戌變法中的重要人物。1918年,宋伯魯當選 中華民國第二届國會參議員。晚年,宋伯魯任陝西省通志局(館)總纂、館長,主持續修《陝西通志》。
6.楊深秀(1849-1898),初名毓秀,字漪村,號孴孴子,山西絳州聞喜縣人。1898年3月,與宋伯魯等在北京成立關學會,又列名保國會。他是「戊戌變法」中的重要人物,「戊戌六君子」之一。著有《晋中國都考》、《山西星度譜》、《聞喜縣志疑存文鈔》、《雪虛聲堂詩鈔》。
7.胡景桂(清光緒年間,19世紀),直隸省廣平府永年縣人。光緒九年(1883年)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起士。光緒十二年(1886)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
8.袁玉錫(清光緒年間,19世紀),湖北省襄陽府襄陽縣人。光緒二十年(1894)進士。同年五月,任候補主事。
9.張亨嘉(1847-1911),字燮鈞,號鐵君,福建侯官(今屬福州市)人。晚清進士,政治人物。同治四年(1865)舉于鄉。光緒二年(1876)秋,爲福建巡撫丁日昌幕僚,隨丁渡海駐臺灣,巡視南北番社,教民耕種,幷開設義學。光緒五年(1879)八月,艋舺學海書院重新竣工,以陳維英薦,任山長(監督、校長)。
10.吳士鑒(1868-1934),號絅齋,別署式溪居士,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國近代金石學家。光緒十八年(1892)進士,殿試高居第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編修,官至侍讀。後曾任江西學政、資政院議員、清史館纂修。
11.王培佑(1848-?),山東省平度州人。光緒二年(1776),光緒九年(1783)登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歷任江南道監察禦史、兼署河南道監察禦史,後掌雲南道監察禦史,任鴻臚寺卿。光緒二十六年(1900),任順天府府尹。後任宗人府府丞、光祿寺卿。
12.壽福謙(清光緒年間,19世紀),紹興人。工書畫,擅長治印,曾官山西。爲著名篆刻家壽石工的父親。
13.餘坤(清光緒年間,19世紀),字子厚,四川巴州人,清朝官員。光緒乙酉年(1885),余坤中舉人。光緒庚寅年(1890年)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起士。授翰林院編修。後曾總纂國史,任雲南鄉試主考官、國史館提調,修輯清代奏議。官至陝西提學使兼布政使。辛亥革命後,辭官歸故里,提出「弃廟會,興學堂」,興辦新學。
14.吳懷清(1864-1928),字廉期,號蓮溪,晚年自號「啞道人」,清末民初藏書家。陝西省山陽縣人。光緒十六年(1890年)進士,選庶起士,授編修。後任翰林院秘書郎、資政院議員等,誥授光祿大夫。民國時,擔任《清史稿》協修官,撰《地理志•陝西》1卷、《食貨志•征榷卷》。以收藏《永樂大典》知名。
15.戈履征(1843-1900) 近代篆刻家。字青侯,一字叔賜。景州(今河北景縣)人。好古精鑒別,工篆隸,尤精刻印。曾爲巡撫萬承紀聘爲幕僚,相與討論,稱莫逆交。其刻印輯爲《柏葉庵印存》、《浮芥亭印存》。

估價 :
HKD: 120,000 - 200,000
USD: 15,300 - 25,500

成交價:
HKD : 1,239,000

上一件 拍品 1738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