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15 春季拍賣
中國二十世紀當代藝術

773
王懷慶 (1944-)
榻(1999年作)

布面 油畫

140 x 197 cm.55 1/8 x 77 1/2 in.

簽名:王懷慶 於左上
發表 《王懷慶專輯》,P86,北京雅昌製版印刷,2004年初版;
《大河上下——新時期中國油畫回顧展作品集》,P222,嶺南美術出版社,2005年11月初版;
《王懷慶——走出故園》,P196-197,西班牙Ediciones Poligrafa,2010年初版。
展出 大河上下——新時期中國油畫回顧展,中國油畫學會、文化部藝術司、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共同主辦,中國美術館,2005年11月。

王懷慶
WANG HUAIQING
(b.1944-)
結構傳統,擘劃新局--王懷慶
王懷慶1956年考取中央美術學院附中,1979年考取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早在80年代初,王懷慶便以歷史題材繪畫《伯樂》一舉成名,此畫中極具現代感的造型與結構以及深刻的寓意無一不引人注目。1985年,王懷慶前往紹興寫生,此一行給藝術家的創作帶來了深遠的啟發,正如著名批評家賈方舟所說:「江南水鄉的白牆黑瓦,樑架結構的古老建築以及這建築空間所呈現的特有文化氛圍,深深啟動了他的藝術心靈,他由此一點點拓展開去,由屋宇到傢俱,以黑白為『母語』,以木結構為『母題』,創作了一系列具有『建構性力量』的傑作,標誌了他藝術上的成熟與成功。」王懷慶試圖從傳統中探索新的形式語法,在對於中國文化空間的探索中,藝術手法愈形精煉,同時,他畫面中的中式建築與傢俱所蘊含的文化意義也開始轉變,更著意在解構中西藝術的邊界中重塑中國傳統形象。至此,真正奠定了其藝術的風格基調和他在當今畫壇的地位。

王懷慶曾赴美考察藝術兩年,作為一位受過嚴格傳統美術教育的油畫家,王懷慶面對著中國傳統和西方浪潮兩個無法繞過的藝術命題,卻更加堅定了其歸國並在中國的傳統文化土壤上奮發創造的決心。在風格形式方面,王懷慶承繼了林風眠和吳冠中之後在形式美以及中西合併道路上的探索成果,又取自西方「風格派」的結構性以及重視色相對比和平面感的硬邊(抽象)藝術,去除古典繪畫中的暈染效果,而保留更多與西洋現代主義接軌的明朗形式,譬如飽滿厚重的油彩質感以及單純的結構之美;然而就精神趣味而言,王懷慶的宇宙觀卻是純東方式的典雅博大,在塗刷行筆間自然地體現了書法與文人藝術的韻味,也因此他選擇將傳統建築和明式傢俱作為繪畫主題,以西方油畫技法輔以純化形式,最終完美地呈現出大氣內蘊的新東方美學格局。

潛心精煉,《榻》中見天地
王懷慶的藝術由中國古典過度到現代主義,並在前輩大師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將現代精神帶向當代語境,運用線條、形制、黑白色彩以及主題內容創造出他一貫講究的「結構的平衡」」,使作品充滿令人見之凜然的力量。作品《榻》先由草稿紙上的靈光構畫而來,後他對於這個構圖設定愛不釋手,經反復斟酌與佈局修改後方移至畫布。王懷慶的此幅作品有其傢俱系列的一貫特徵:傳統明式木構傢俱的簡潔明朗,其線腳貫通,「足踩托泥」的經典形制體現了中國傳統傢俱之美,優雅而大氣。特別的是,此作品在形式上更為純化而內斂,基本僅以灰白粉牆襯底,三個俐落的黑色塊體輔以扭轉的線條便架構出空間的距離與傢俱對象的體量感,更蘊含中國式獨特的宇宙觀,黑白相間、卡榫嫁接的陰陽相合之理,透過藝術家巧妙的畫面布白,對應出虛實交錯的空間韻律;王懷慶在此作中採用多視點組織,呈現窄長床榻的不同角度樣態,兼具中式書畫散點透視的「全覽式」建構和西洋立體主義的突破精神,在時間與空間跨度上予以突破。色彩方面,藝術家以底層豐富幽微的暖色調適度柔化了灰白背景,在油彩厚實的肌理變化中簡明扼要地交代了整體空間、明暗關係,也鋪陳出時光遞嬗、歲月沈積的質地;而畫面主體的黑色塊面與線條以魏碑書體為骨架,其造型折角方峻,結體茂密,除了表現明式傢俱的疏朗氣質,更體現了魏碑書體樸厚雄渾的金石氣息。

我們從畫面絕妙的布白結構、黑白分割、豐富的底層處理以及其間恰到好處地組織融合,都可見出藝術家鎔鑄於該作超凡的心神精力,如石濤秉持的繪畫理念:構圖不光是經營位置的形式問題,更是體現作品的意境的重要因素之一。與喬治‧莫蘭迪 (Giorgio Morandi)的創作追求一樣,王懷慶對於畫面物象的高度提煉以及幾何結構的極致追求,最終使作品呈現出一種訴諸本質的,趨近永恆的純粹莊嚴之感。凝神觀之,三件傢俱徬彿相互依伴,彼此結構出巧妙的空間關係,又徬彿暗示一種優雅閒憩的姿態,具有五代畫家石恪和日本江戶時代臨濟宗禪師仙厓義梵作品所流露的禪意。正如吳冠中對王懷慶的評價:「西方的克萊因(Kline)、蘇拉日(Soulages)等不少畫家均在揣摩,吸取我國書法的黑白構架,而王懷慶的構架不只是單一的形式規範,因民族的魂魄,石濤的心眼,都啟示了王懷慶探索的方向。我對其作品的感受或聯想未必是作者的暗示,作者竭力發揮『黑』之威懾力,強調黑與白的交織,推敲肌理的鋪墊,經營無聲有序的生存空間,以孕育童心。」「明式傢俱」作為一個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的對象,早已成為中國文人精神氣質的外延。「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訥」,在作品《榻》中,王懷慶運用傳統傢俱的排列與組織,架構出自己深具獨創性的藝術語言,將精深的老莊思想和中國文化精髓重現於西洋現代主義的簡約美感中,又兼具樸拙幽默的禪學趣味,可謂融貫東西的大師之作。此作品創作於1999年,曾於2005年11月受邀參與了在中國美術館舉行的 《大河上下——新時期中國油畫回顧展》,並收錄於大展畫冊中,預期能獲得王懷慶重要藏家的熱烈迴響。

王懷慶
WANG HUAIQING
榻Chinese Couch
「榻」是白日休憩用的矮床,其形制淵源已久,春秋以來,床往往兼含其他傢俱的功能;在三國時期便有:「每會輒歷問賓客,各言其能,乃合榻促席,量敵選對,…。」」(見《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以及「(孫權)乃獨引肅還,合榻對飲。」」(見《三國志‧吳志‧魯肅傳》)等豪雄智者「榻上獻策,三分天下」的事蹟傳世。到了漢代,室內生活以床、榻為中心,床的功能不僅供睡眠,讀書、宴客、論事等活動也都在床上進行,大量的漢代畫像磚、畫像石都體現了這樣的場景;而《後漢書‧陳蕃傳》中的佳例更讓「置榻」成為禮賢之象徵。明清之際將原有的傢俱形制發揚光大,是中式傢俱的黃金時期;明式傢俱在平衡中求變化,在常態中自生優雅,在圓融中蘊含方正之氣,在明清幾百年間相伴著中國文化的傳承與生息,其形制也成為許多經典作品的靈感來源。

估價 :
HKD:9,000,000 - 12,000,000
USD:1,161,300 - 1,600,000

成交價:
HKD: 10,350,000

上一件 拍品 773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