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15 春季拍賣
中國二十世紀當代藝術

772
朱銘 (1938-)
太極系列:側踢(1976年作)

木雕

43 x 39 x 20 cm.16 7/8 x 15 3/8 x 7 7/8 in.

簽名:朱銘;76 於後方下
發表 《朱銘太極雕塑》,P50,廣西美術出版社,中國,2006年3月初版。
來源 亞洲私人收藏。

朱銘
Ju Ming
(b.1938-)
朱銘是二十世紀臺灣享譽國際的藝術大師,也是最重要的華人雕塑家之一。他將畢生精力投入雕塑的探尋,從早期帶有鄉土特色的具象寫實民間雕刻,逐步發展至充滿寫意精神的現代雕塑,再演化為接近抽象的表現,從未停下探索的腳步,在華人雕塑領域的開創上擁有極高成就。回顧朱銘的藝術創作歷程,從題材角度其雕塑藝術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表現「水牛」、「孔子」或民間宗教題材的「鄉土系列」、「參悟生活,收攬自然」的意象雕塑「太極系列」以及多樣材質抽象表現的「人間系列」,其中真正讓朱銘跨入世界藝壇並贏得廣泛讚譽的還是他於1976年所開創的「太極系列」。在「太極系列」中朱銘成功地將深邃的東方哲理凝練成既體現東方神韻又兼具西方抽象造型的形式語言,從而創造出深含東方文化內涵而又獨具個性面貌的雕塑風格。

告別早期的「鄉土系列」,1976年朱銘以爆發性的創作能量,完成了第一批最具原創性的《太極系列》,此時的太極系列以「功夫」命名,均為小型木雕作品,象徵「太極系列」最初的構想、最原始的靈光,正如本件拍品《太極:側踢》所展示的,作品尚未顯現太極系列的塊狀結構和方正的菱角,但大刀闊斧的處理,已具備太極武者的精神氣韻,而這種還帶有有機生命形式的抽象結構,充滿自然原始的力量。1977年這批作品曾在日本東京中央美術館朱銘首個日本個展中展出,於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朝日新聞》與《產經新聞》都罕見地以較大的篇幅來刊登朱銘作品的照片和簡介。《Orientations》英文美術雜誌更是有一篇關於朱銘的專文報導,有過這樣的美讚:「…有些專家認為朱銘是中國元朝末年以來最好的木刻藝術家。」

《太極系列》的成型,首先得自於老師楊英風對於朱銘的啟發,他曾教導朱銘「丟」的道理,丟去手上已臻精湛熟練的技法和留在腦海中的形式:拋開形式,擺脫寫實,保留神韻,直通最純粹的內在精神。楊英風重精神、重靈性的創作理念,深深影響著朱銘。在學藝的過程中,他遵從楊英風的教導,不斷丟掉繁瑣的細節和精確的技法,丟掉縈繞在腦海中的固有形式,讓心手合一,返璞歸真,加上現代主義的激盪,作品逐漸由具象而走向「東方思考,西方形式」的抽象,終發展出一種超越文化與地域限制的、極具現代精神的藝術語言。

此外,《太極系列》的成功源自藝術家對雕塑材質的高度體會和藝術手法的大膽開拓。在此件《太極:側踢》中,朱銘突出強調木頭的紋理和細密變化,成為初期《太極系列》的主要特色。作品借用木質紋理的走勢變化,既發揮了媒材本身的質感,也表現了太極的動態和速度,使每一塊肌理的流動,都依循著作品內在活力與動感的需要,呈現出整體造型上最合理、自然的律動。作品《太極:側踢》造型呈十字狀,右腿昂然抬起,左腿堅挺傲然獨立,雙臂伸長大開,頭部靈活地轉動,彷佛在靜定的姿態中滲透了蓄勢待發的勁力,既平穩又透露了動感,動感於量感中顯象。東京國立京都美術館館長河北倫明曾言:「朱銘(作品)是有重量感的,這點和日本近代雕刻家相同;朱銘(作品)是有動感的,這也和日本近代雕刻家相同,但是日本雕刻家中卻沒有人像朱銘一樣兼具兩種特性。 」在雕塑造型和刀法上同時表現重量感和動感,正是朱銘《太極系列》的中心要旨,是他最為獨特的藝術語彙,也是其往後三十年創作的根本法則。由此,也更突顯了早期太極題材木雕作品在朱銘整個創作歷程中開創性意義,進而為《太極系列》的後續創作沉潛鋪墊,是體系化收藏朱銘作品的藏家不可錯過的罕見佳品。

估價 :
HKD:600,000 - 800,000
USD:77,400 - 103,200

成交價:
HKD: --

上一件 拍品 772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