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cm. high (5 3/4 in.)
明代中葉以後,國家承平日久、物資豐盛,文士大夫為區別奢靡俗濁的賞玩之流,以竹木雕刻為介,開啓清高風雅、不同流俗的審美情趣。此時的竹刻藝術異彩紛呈,南京、蘇州等地,逐漸形成幾支竹刻流派,產生浩繁之竹刻高士。其中尤以明代後期的嘉定派為宗,開啓竹刻史上歷時最長、規模最大之藝術巔峰。
本品截竹而作,包漿豐腴,竹色古穆,綜合使用深淺浮雕、鏤雕和陰刻等技法於一身,筒身紋飾應以著名的西園雅集為主題。西園為北宋駙馬都尉王詵之第,當代文人墨客多雅集於此。元豐初,王詵曾邀同蘇軾、蘇轍、黃庭堅、米芾、蔡肇、李之儀、李公麟、晁補之、張耒、秦觀、劉涇、陳景元、王欽臣、鄭嘉會、圓通大師十六人遊園。如同本品,後世畫家、藝匠在以此為創作主題時,大多並未描繪全體參與者。本品所刻人物造型極為寫實,若蘇軾之雍容,黃庭堅之儒雅,米芾之詼諧,李公麟之拙樸……無不刻畫生動。至於蒼松虬勁、山石磊落、目光所及之處皆生動。構圖飽滿,層次豐富。用刀雄健精煉,氣勢闊大凝重。清初趙昕在《竹筆尊賦》的序中說嘉定竹刻筆筒“窪隆淺深可五六層”,即就此類竹刻樣式而言,可見本品屬於明末嘉定竹刻成熟期的代表風格,似出於嘉定朱三松之手,其精益求精,確實不同凡響。
嘉定竹刻藝術在民間雕刻工藝基礎上吸收院體與浙派繪畫的養分,多以圓雕、浮雕、高浮雕等“深刻”技法,形成造型豐滿、層次豐富、刀法勁健、意境宏深的藝術意境。除創作技法不同外,題材的講究也是嘉定竹刻風格之一,以仕女、高士、松樹、北宗的斧劈皴式山石為母題的竹刻品,如古代文士雅言逸行、或漢魏六朝的仙釋傳說等,深受當時與後世文人的喜愛和推崇,降及清初,即有人認為“嘉定竹器為他處所無”。
“嘉定三朱”的祖輩由朱松鄰創始,父輩朱小松傳承,孫輩朱三松發揚,朱松鄰雖為朱氏竹雕開創者,但發展到朱三松,技術更加精煉,在“嘉定三朱”中有出藍之譽。朱稚征號三松,生卒年不詳,所製作品有署崇禎年款,卒年或已入清。陸扶照《南村隨筆》說:“(三松)善畫遠山淡石,叢竹枯木,尤喜畫驢。雕刻刀不苟下,興至始為之,一器常曆歲月乃成”。清趙昕撰《竹筆尊賦》謂“疁城以竹刻名……鏤法原本朱三松氏。朱去今未百年,爭相摹擬,資給衣饌,遂與物產並著。” 嘉慶帝對朱三松的作品也是情有獨鍾,嘗題“傳神只作蕭疏筆,經久由來以樸存”。
此件筆筒刀法簡練,人物情態傳神,展現作品極高的構圖技巧和審美功力。同類器型與上海博物館藏朱三松作“竹雕高士圖筆筒”和“竹雕文人雅集圖筆筒”如出一轍,其亦或為三松製器,為明末清初竹刻之佳製。
參閱:《竹鏤文心:竹刻珍品特集》,上海博物館,上海書畫出版社,2012年,第32-33頁,圖5、第44-45頁,圖12
估價 :
HKD: 130,000-230,000
USD: 16,800-29,600
成交價:
HKD: --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