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墨 紙本
69 × 137.5 cm. 27 1/8 × 54 1/8 in.
款識
林風眠 藝術家鈐印(左中)
來源
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王良福於1980年代初期購自香港中僑百貨
王良福談二十世紀
最偉大的中國畫家
高風亮節,林風眠的真善美
口述/王良福
我自小就喜歡藝術,學生時期欣賞西方的印象派,青年時期喜愛與藝文界交友,與林風眠的相識是在1978年間透過林老的學生金東方,以及時任中僑國產百貨公司行政秘書的吳棣榕認識的。1977年林風眠甫由上海移居香港,住在中僑百貨樓上的閣樓,寓居作畫。林風眠在當時的地位很高,他曾是杭州藝專的校長,一生經歷風風雨雨,但未曾在藝術探索道路上停下腳步,在中西結合的新創之路上取得極高的成就,是個傳奇、德行高風亮節的藝術家,稱他為「畫壇第一人」並不為過。
收藏的建立:從無到有,分享的喜悅
我記得初次與林老見面時,有機會看到其十幾件作品,從風景、靜物、仕女到花卉各個主題都有,令我一見傾心。林風眠雖然是以宣紙為材,但其用色濃重、大膽,不單單以傳統國畫的彩墨上色,有些還加上了廣告顏料,手法與構圖大膽奇絕,他的作品自然地將西方的印象派、野獸派與東方的敦煌壁畫、漢磚、宋瓷、剪紙、皮影戲、漆器的精髓加以提煉,並提出自我新創之風,打開了我的眼界,令我極為驚艷。猶記當時一件京劇主題作品令我過目難忘,作品價格很高,我連續兩周天天去看,後來購藏下,成了我所收的第一件林風眠之作。自始成了林風眠藝術的愛好者,迄今也逾四十年了!
在70年代末期,林風眠斗方之作定價八千港幣,40x60公分的作品是一萬四港幣,68x68公分是兩萬八港幣。在當年並不便宜,實非一般上班族所能負擔,當時我從商,生活有餘裕之時,一有機會我就買他的作品。我曾藏有八十多件林風眠之作,大多是在中僑買的,有兩件是跟林風眠的弟子暨晚年照顧林老的馮葉之母席素華所購藏;有幾件則為後期林風眠在日本西武百貨辦展時買下。當中包括他京劇系列精品――《火燒赤壁》,當時是13萬港幣買下,此作後來賣給了林風眠另一愛好者馬維建。我喜愛林風眠的作品也不吝和大家分享,許多美術館辦展我也經常出借作品,如1986年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中國.巴黎:早期旅法畫家回顧展」,展出許多留法大家包含劉海粟、林風眠、潘玉良、趙無極等人之作,當時我借展近40件林風眠的作品,展覽開幕時林老也出席了,殊為難得。
畫境如詩,磅礡雄奇
在我有幸跟林風眠的交往過程中,感受到他是個非常謙虛和善之人,人品超卓。早年在大時代文化的變革下,讓他在其後謹言慎行,但在生活與創作之路上,他從未怨天尤人,反而將他心眼中的真、善、美化為筆下一件件作品。他的京劇題材之作用色磅礡、下筆如閃電,剛中帶柔;風景題材意在筆先,先有造意再畫,不做補筆,色彩大膽,線條流利至純;仕女題材秀美高雅,用線條來表現人體的質量,展現純然的東方情韻,美而不艷俗,美而澄澈;而其筆下的動物具人格化的語言,透露出畫者的思想,孤寂又堅毅、自由。各主題之作均深入人心,言說了如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中國文人典範
林風眠深居簡出,人很實在,從不批評別人。在交往的過程中,我很少見他展露情緒,話也不多,唯一例外是有一回他杭州藝專畢業的學生席德進從台灣來港,我陪席德進一起去見他,一起吃飯,師生久別重逢,兩人情緒激動,非常開心。後來席德進再去找過林風眠幾次,並於1979年著作出版了《改革中國畫的先驅―林風眠》一書。林風眠對學生在教育上的啟發很大,如他曾指點席德進多研究中國的漢磚,從中提煉靈感。此外,他亦以其學子為榮,我在與他討論藝術的過程中,他曾提到:「趙無極畫中的光線、色彩、線條與節奏非常厲害;朱德群畫中有強烈的東方精神與內涵。」
品《荷花圖》
在收藏的過程中,我只收質量好的上乘之作,並且一定要自己喜歡。而選畫的原則我有四個標準,分別是:「意境高妙、氣勢雄渾、構圖出彩、用色畫龍點睛。」是次上拍的《荷花圖》,是我在1980年代初期於中僑百貨購得,即符合上述選畫標準。此作尺幅達137.5公分寬,屬林風眠罕見的大畫。畫中的花朵很有精神,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瀲灩盛開,花莖與花葉的線條非常有力,很有氣勢,當中線條如指揮棒,見輕、重、徐、疾萬千的變化。在碧波之中,一展無窮與昂揚的生命力,氣氛和意境都非常好,可謂林風眠精品中的精品。買下之後,我一直將它掛在家中客廳,過去逾三十年間都未曾取下,數十年如一日。而今首度釋出,希望讓下一個如我一般熱愛林風眠的藏家繼續延續收藏的喜悅。
註:1934年出生於上海的王良福,於1956年移居香港,家族雅好藝文,取堂號「三槐堂」。其妻子曾慶輝為曾國藩第六代,婚前為才華洋溢的女畫家,擅工筆繪畫。王氏自1978年開始收藏林風眠之作,為名貫中外、備受認可的林風眠重要藏家。其林風眠藏品曾展出於1986年台北市立美術館「中國.巴黎:早期旅法畫家回顧展」、1992年香港藝術中心的「林風眠作品展」,對藝術推廣不遺餘力。是次特別銘謝王良福先生受訪,並有幸呈現其珍藏。
自然的歌頌者,如詩之美善天境
林風眠珍稀大作《荷花圖》隆重登場!
「我出生於廣東梅江邊上的一個山村,當我六歲開始學畫後,就有熱烈的願望,想將我看到的、感受到的表達出來…傅雷說我對藝術的追求有如當年我祖父刻石頭的精神。現在,我已活到我祖父的年歲了,雖不敢說是像他一樣的勤勞,但也從未無故放下畫筆。經過豐富的人生經歷後,希望能以我的真誠,用我的畫筆,永遠描寫出我的感受。」
――林風眠1989年寫於台北歷史博物館個展序
林風眠在中國現代繪畫史的特出地位已是世界公認的了,正如英國知名藝術史學家蘇立文所指出;「雖然徐悲鴻建立了一個牢固的西方學院派的繪畫基礎,劉海粟帶入了印象派和後印象派到中國,但林風眠卻建樹最多。他開創了中國的新繪畫,以富有表達力的毛筆,將中國傳統繪畫和書法的基礎,與西方的形式、色彩和構圖意識結合起來。這種既自由又自然的結合,是林風眠的獨到之處。因為他的開創,使中國藝術家們能以現代手法表達出完全中國化的感受,從西方藝術理念的影響中得到解脫。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等人都是他的學生,他對後世影響甚鉅,他是真正中國現代繪畫的先驅!」許多中外藝術史學家對林風眠在教育、影響力、藝術成就上的肯定均至高推崇,他一生孜孜矻矻,透過創作身體力行地書寫屬於自己的歷史,撼動世人。
其作可概分為留法時期、歸國後執教兩大美院時期、重慶時期、杭州時期、上海時期與香港時期,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成就,然而在經歷30年代的戰亂與後期文革的動盪,其人生中絕大部分的時間,物質生活多是寂寥清苦的,但在1978年,79歲的林風眠搬到香港,借居中僑百貨樓上的閣樓,其後如藝術史學家郎紹君所言;「此時林風眠年過八旬,習慣安靜生活不輕易見客,由其義女馮葉照料他起居、展覽與賣畫事宜,這是他數十年來最為舒心與自由的時期,作畫勤,作品多,被收購與收藏的也多。」在香港的日子單純而平靜,讓他心無旁鶩地投入創作,經濟條件相對改善,迎來了又一個創作高峰,海內外邀展不斷,如1979年他先後於上海美術家協會、巴黎賽奴奇東方博物館(Cernuschi)舉辦個展,1986年赴東京西武百貨辦展,三年後於台北歷史博物館辦大型回顧展,國際名聲達到巔峰。是次上拍的《荷花圖》,便創生在80年代這樣舒心、自由,享譽盛名的背景中。
來源有序之罕見大尺幅勝美之作
林風眠畢生致力為中國水墨繪畫打出一條新路,在創作的過程中,除1930年代曾做現今由廣州美術館收藏的直幅《白鷺》,與1950年代少數敦煌主題之作《飛天》,其絕大多數的作品均為近乎等邊的正方形(68x68公分或37x40公分),甚少有大尺幅的繪畫。然而有意思的是,在他人生最後香港時期的十年,像是要將他心中磅礡的情感、對藝術和自然的愛、內心欲言說之語一傾而出,林風眠開始以130公分與150公分的橫幅宣紙畫了一系列,但據考據事實上為數不逾53件的大尺幅之作。《荷花圖》便為其一,且為當中唯六件之一、尺寸最大(達69x137.5公分)罕見的荷花主題之作,珍稀性不言而喻。
作品在1980年代初期由香港重要藏家王良福收藏,迄今近30年完好保存,從購藏後便一直被懸掛於王家客廳,珍之、重之、藏之。王良福畢生曾藏有近八十件林風眠精品佳作,多為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購自當時負責展售林風眠作品的中僑百貨,其並與林風眠交友,收藏曾借展上海美術館、香港藝術中心、台北市立美術館等,廣獲業界認可,並以收藏林風眠之作著稱。是次《荷花圖》首度釋出,必為識者之珍!
出水芙蓉綻無限生機,為藝術戰的終極宣言
「林風眠在今天仍是光芒四射、受人注目的大師,他那震撼人的水墨畫,那雄辯似的筆觸,那滋潤而豐盛的色彩,那躍動的生命活力,無不打動靠近他作品的人們,而產生永難忘懷的印象。誰也看不出在這位將近八十高齡的老者心胸,正沸騰著像年輕人一般的熱血,要展翼高飛,要為創新中國現代繪畫的使命而繼續往前衝。」
――席德進〈我在香港會見林風眠〉,1979年
相比於該時期多用重墨帶著些許抑鬱色調的山水風景畫,此《荷花圖》展現了躍動、令人心曠神怡的夏日情味,藝術家將其逾六十年的創作功力凝聚於此,在寬闊的橫幅的畫面上,其奔放的藝術語言如銀河出谷,傾瀉對自然由心而發的崇敬與欣賞之情。通篇畫幅以低限的綠與白彩為主色調,在相近的色域中展現豐富的變化,由黃綠、翠綠、藍綠、青綠、到濃重的墨綠,一反傳統中國畫中對於色彩清淡的用色,一展藝術家駕馭色彩的高妙,並在色域的淺降濃郁之間,拉出前後空間的縱深。荷花黃綠的花莖挺拔而豐實,亭亭玉立地向上生長,以白彩勾勒的24朵荷花,如同林風眠筆下出水芙蓉的仕女風姿,有的含苞待放,有的飽滿盛開,透過花朵位置的經營鋪排,呈現生命由初生到盛放的動人之美,作品亦令人想起曹植在《群芳譜》中對荷花的讚頌,其言:「凡物先華而後實,獨此華實齊生。百節疏通,萬竅玲瓏,亭亭物華,出於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同時展現荷花潔淨高雅又富麗瀲灩的情韻,畫境如郎紹君所言:「湧動著大自然的夢境,編織著美和善的夢境」般令人迷醉,並呼應林風眠創作此畫時舒朗而自由的人生境況,使此作別具深意。
林風眠得意門生席德進曾指出:「杭州藝專的校址坐落在西湖中之孤山旁,斜對面就是西湖勝景之一的『平湖秋月』,不遠處可以望到『三潭印月』,背後是內西湖,夏天長滿高大的荷花。林風眠在杭州住了那麼多年,沒有畫過一張西湖,他離開了西湖,才懷念西湖。」對應此《荷花圖》,無疑亦言說了林風眠對於故土、對西湖、對於那青春狂飆年代的懷想,而終在逾80之年,將濃烈的情感訴諸筆端,作品亦宣示著他還要為藝術而戰,為藝術奉獻此生,如他的石匠祖父刻石頭的精神,以畫筆訴說他的真誠、將他對人生的感悟、對生命美善的歌詠化為永恆。
估價 :
HKD: 2,500,000 - 4,500,000
USD: 321,200 - 578,100
成交價:
HKD: 11,850,000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