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
22.2 × 83 × 29.1 cm. 8 3/4 × 32 5/8 × 11 1/2 in.
款識
朱銘 78(背面右側)
來源
亞洲私人收藏
附:財團法人朱銘文教基金會開立之藝術家親簽作品證書
以神載形,達觀萬象
朱銘的雕塑世界
「朱銘的成就,不只在於作品所呈現的懾人力量和美感,重要的是,他比當世任何一位華裔雕塑家,更睿智地發現他自身的文化傳統,是創造一種有效語言的自然,甚至可說是必然的泉源,而這語言,是當代的,也是中國的。」
——英國藝術史學家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
作為當代國際藝壇上舉足輕重的藝術大家,朱銘憑藉其大氣運行的雕刻力道、返璞歸真的藝術底蘊、天人合一的精神之相,獲得極為高度的讚譽與認可。而回顧其創作歷程,從早年跟隨台灣雕刻師李金川學藝,習得精湛熟練的木雕技巧,再到30歲毛遂自薦拜師楊英風,朱銘將鄉土視為自己的根、太極是枝葉,他因鄉土而樹立自我、自太極而走向世界,在個人的雕塑世界中建立對生命、對文化、對藝術美學的認知,開闢出現代雕塑的嶄新面貌。是次我們呈現來自其早年鄉土系列中最為著名的木雕主題創作《水牛與牧童》(拍品編號75)、歷史人物系列的《達摩》(拍品編號79)、以及太極系列中,以木雕絲狀肌理現氣韻流動的《太極系列——玉女穿梭》(拍品編號76)、《太極系列——推手》(拍品編號77)、展二元生生不息的銅雕《太極系列——對打》(拍品編號78),皆在不同型態、材質的創作中,展現朱銘以神載形、達觀萬象的藝術面貌。
情韻至真:《牧童與水牛》
「型態愈丟棄,刀法愈精準、勁道愈自如、木質愈透視、精神愈凝聚,也就愈成熟愈接近『自然』。」
——楊英風
出生台灣苗栗的朱銘,童年長於農村、當過牧童,鄉土是滋養其創作生生不息的源泉與生命力。在其1976年於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的木雕個展中,一批充滿純樸鄉土情韻的作品,令他廣獲讚譽,當中,以牛為題材的《同心協力》一作更是被奉為台灣鄉土文化運動的重要表徵,令他獲獎無數。而在朱銘眾多鄉土題材的創作中,水牛和牧童的組合形象刻寫更是深入人心,深切傳遞他內心對質樸生活的至真之情。完成於1978年的《水牛與牧童》即為此題材下不可多得的大尺寸木雕之作。
朱銘在此特意保留木紋材質的迴狀肌理,令作品流露出純樸自然的韻味,他更馭繁為簡,以大塊面幾何式的切割方式,拋卻細節贅述,形象呈現出主人、牧童和兩頭水牛在行進中前後錯落的動態。走在最前方的戴笠農人,正挑擔埋首引路,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在水牛身邊仰面歡笑的牧童,稚童臉龐僅以寥寥數刀刻劃,便靈活呈現其天真爛漫的神情,而在其身側的水牛弓背緩行,塊面刻鑿的刀法精準展現其嶙峋的體態,平展粗實的牛角與牧童外張的細小雙臂相呼應,將水牛的敦實穩重、孩童的純真無邪躍然呈現。而在最後方,相隨的水牛則在一步一腳印的前行中昂首仰望,堅韌中更見強勁的生命姿態,令二人二牛間形成潛在的呼應和對照,在充滿生命力的刻寫中,將藝術家對牧童與水牛的深切情感,由渾然天成的塑形功力,傳遞出返璞歸真的內在情韻。
估價 :
HKD: 350,000 - 450,000
USD: 45,000 - 57,800
成交價:
HKD: 456,000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