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
37 × 25 × 22 cm. 14 5/8 × 9 7/8 × 8 5/8 in.
款識
朱銘 88(底部)
來源
台北雋永雕塑畫廊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附:台北雋永雕塑畫廊開立之藝術家親簽作品證書
人與自然的至高結合
朱銘太極木雕的不息內蘊
「太極拳是由中國人所創造的一種健身術,它是我所知道的一個『人與自然結合』的最好例子。它是用人自己的身體來接觸和模仿宇宙中的自然現象……我的木刻一直在追尋一種『人與自然溝通』的路。」
——朱銘
1977年,朱銘於東京中央美術館舉辦首次海外個展,展中28件木雕「太極」作品為他贏得高度評價,獲朝日新聞與產經新聞鮮有的大篇幅報導和介紹,朱銘的太極系列自此走向世界,並在80年代先後於香港藝術中心、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紐約漢查森藝廊等地舉辦大型個展,獲得廣泛且深遠的迴響。而隨著80年代步入創作的迸發期,朱銘自太極系列逐步確立了自身的表達語彙和精神內蘊,而在其中,木雕作為其最先使用、展開思考的媒材,亦是其傳遞「人與自然結合」美學觀的最佳例證。
從最初選擇以木材創作,朱銘便貫徹將雕刻形式與太極精神高度統一的核心思想。透過對自然木紋肌理的細緻觀察,他確立太極主題的招式和形象,並順應每一道天然的紋理,在大刀闊斧的劈鑿中,將潛藏於其中的生命力提煉而出。朱銘的木雕作品具有獨一無二的特性,為眾多海內外藏家所追捧,是次呈現的《太極系列——玉女穿梭》(拍品編號76)、《太極系列——推手》(拍品編號77)便為箇中經典代表。
澎湃綿力,縱橫經緯的美學
70年代中,朱銘拜師雕塑大家楊英風,並在其建議下學習太極拳。在健身養性的同時,他將習得的太極二十四式引入創作,呈現每一招的專有特徵,更體悟到「形」之簡化、對「精神」面貌的塑造。在太極中,「玉女穿梭」並非單一進攻或防守的招式,而是在攻防間的靈活轉換。兩臂抱球於胸前,並可巧捷互換,左搭右出,右穿左擊,如織女引線穿梭,為太極虛實交疊、剛柔並濟的高度呈現。在完成於1988年《太極系列——玉女穿梭》中,朱銘充分展現對此一式化形入意的理解。他在此以簡化的形體,令招式姿態呼之欲出,人物一手上架、舉於前額,以頂擋為防守,使力虛點於臂,另一手則自腰間蓄勁,順勢前推,構成實的力量輸出,以此形成一防一攻、一虛一實的靈活勢態。而觀主角下身,馬步穩紮的雙腿蓄有豐沛穩健的力量,大塊狀的木材如牢牢紮根大地的樹樁,並以縱向的雕刻線條,構成沉穩剛健的靜態。而隨木質紋理左右斜向的伸展,武者的雙手則狀若向上生長的枝節,在交織中,形成綿綿不絕的動勢。而當動與靜、剛與柔的形態走向一體,人物背部則以水平的多方相面,將澎湃的內勁悉數化入,形成阡陌交通、經緯縱橫的無限氣象。朱銘以隨形賦相的精湛手法,不僅精煉了太極招式的表像特點,更本質化的呈現材質肌理,將身心與自然之物契合,返還出太極「收攬自然神韻,吸納造化之氣」的精神追求。
連動勁發,乘勢前擊的力量
而「推手」一式作為太極拳的基本功,往往需練習千百遍,並由不同的步態動作出發,以達熟能生巧、萬變不離其宗。在這一周而復始的訓練裡,朱銘領悟到身與心、力量與精神間的共鳴,藉由手起刀落間的動勢,以具速度感的削刻帶入自身練拳時的發力狀態,自雕刻線條的牽引中,傳遞中國美學以意象書寫的生動表達,《太極系列——推手》便為精彩一例。
在此作中,朱銘將跨步、轉身、推手的動作匯於一體,令主角處於一個蓄力起勢、勁發前擊的連貫動態中。人物腿部以前後弓步穩紮,腰身向右側轉,帶動右手前出發力,左手則揚起上搭,以左擋右推、上提下穩、前伸後蹲的巧妙對應,在平衡中創生出無比的動感。相異於西方未來主義為呈現動態而集合片段的做法,朱銘在此經由大塊面體量的陰陽疊加,造就強烈的幾何凹凸感,形成多重空間中的律動和凝聚,令觀眾在移步觀賞的過程中,感受作品於不同角度下所呈現的豐富視覺層次,以此建立起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而作品更由材質出發,使刀痕與木材肌理的走勢恰如其分地形成呼應,金棕色的絲狀肌理在明暗交替中,造就氣韻的無息流動,而在前膝、左側臀部等身體的周折處,則保留原木的回形狀紋理,呼應武者靈巧轉身的姿態,使之在人為及天然間獲天人合一的高度內蘊。正如漢雅軒負責人張頌仁所言:「朱銘的優點在於他能把藝術創意與原材料的天然特質共冶一爐,不讓巧功獨領風騷。中國傳統審美要求天人合一,表現物料本質之美與藝術創作。朱銘作品在天然與工巧之間保持適當距離,留出想像空間」,塑造出人與自然結合的至高美學。
估價 :
HKD: 550,000 - 750,000
USD: 70,700 - 96,400
成交價:
HKD: 660,000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