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25 春季拍賣 > 瓷器工藝品
紫宸窯韻——藝德堂藏明清瓷器

1076
清乾隆
松石綠地粉彩八吉祥紋瓶

36 cm high

乾隆皇帝好賞瓷品,督陶官唐英苦心經營,御窯廠彙集名工巧匠,不惜工本,精益求精,反復燒製,故而品類奇巧繁多,工藝鬼斧神工,方可得如拍品般制式宏大、繁麗富貴之作。
此尊撇口束頸,溜肩鼓腹,腹下漸收,圈足外撇,線條流暢挺秀,形制大氣磅礴。通體罩施松石綠釉為地,口沿至頸部描繪如意雲瓔珞紋、蕉葉紋及夔鳳紋。腹部以粉彩飾纏枝蓮八吉祥圖案,體現出極豐富的想像力與設計感。脛部描繪變形蓮瓣如意頭紋,器底以金彩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篆書款。八吉祥,又稱佛教八寶,由法輪、法螺、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金魚、盤長結組成,象徵佛教威力的八種物象,至乾隆時,其宗教意味漸失,純為祥瑞圖案。八個佛教圖案穿插在纏枝蓮紋之間,圖案看似隨意安放,實則佈局嚴謹,花葉互不重疊,分佈平均,不鬆不緊,視覺上平衡勻稱,設計精巧,令人讚歎。整器造型規矩,所施彩釉明快,色澤妍麗,華美而考究,別出心裁,光彩輝耀,致為珍罕。
本品殊勝之處在於,以製瓷之技藝仿金屬胎掐絲琺瑯器的效果,以瓷複製,艱難不易。以松石綠釉摹仿景泰藍之色地,以金彩勾勒替換掐絲,匠心獨運。紅黃綠三彩尤見景泰藍之本色,而寶相花紋,亦為景泰藍中最主要的紋飾之一。而本品所施藍彩色調分為兩種,枝葉及盤結顏色較深,色調統一,應為效仿掐絲琺瑯原色,可謂仿古暗合,與之無二。而花蕊、飄帶等藍彩皆作暈染,層次豐富,過渡柔和,應以洋彩技法為之,局部採用西洋畫法,明暗交替,粉色彩亦作此處理,無一不體現出乾隆時期高超的製瓷技藝,堪稱巧奪天工。底款不以礬紅或青花書寫,而是在松石綠地上以描金寫款,這也是仿掐絲琺瑯器的特徵及制式,亦可見御窯匠工之精細入微。
檢閱公私庋藏,尚未見與拍品完全相同之器,足見其珍稀罕見,寥如星辰。《乾隆五十年九江關呈貢檔》中載有:「乾隆五十年正月初二日,奴(奴才)穆克登跪進:……(交瀛䑓)松綠地洋彩如意尊成對」(附圖一),或指此一品種。
乾隆御瓷一改雍正朝靈秀典雅的韻致,轉而追求工藝極致精妍、紋飾繁複華美的藝術風格。器型設計突破傳統桎梏,呈現出千變萬化的造型美學。釉彩運用更臻化境,在繼承傳統技法的基礎上開創出諸多創新工藝。乾隆皇帝對奇巧之物的品鑒嗜好,促使景德鎮御窯廠在仿古仿生等創新領域達到巔峰,創燒出仿石釉、仿木釉、仿珊瑚等仿生瓷釉,正如邵蟄民在《增補古今瓷器源流考》中所評:「清瓷彩色至乾隆而極,其彩釉之仿他物者亦以乾隆為最多最精。如仿綠松石、花崗石及象牙、珊瑚者,亦足與真物相抗衡」。
掐絲琺瑯一般是在金、銅胎上以金絲或銅絲掐出圖案,再填上各種顏色的琺瑯顏料,之後再經焙燒、研磨、鍍金等多道工序,才製成各式精美的琺瑯器,於明景泰年間成名。待至清代,康熙帝致力於開拓畫琺瑯技法,而雍正帝素愛淡雅,在位期間對於繁縟的掐絲琺瑯器並未著力發展。雍正十三年唐英撰《陶成紀事碑》中也並無記載瓷仿銅胎掐絲琺瑯技法,御瓷之中亦未見有實物與之對應,故瓷仿掐絲琺瑯器應為乾隆時期首創。乾隆對掐絲琺瑯器尤為鍾愛,復興其製,更是命工匠仿其外觀大量生產瓷胎仿掐絲琺瑯作品,工藝精湛,仿製藝作近乎完美,時出幾可亂真之品。
拍品即為一件仿銅胎掐絲琺瑯器與粉彩完美結合的成功之作。以松石綠釉為地,施以金彩描繪紋樣骨骼,線條如遊龍般蜿蜒流轉,勾勒出鎏金掐絲的立體質感。紅、黃、綠三彩釉色凝練深沉,恰似掐絲琺瑯器歷經歲月摩挲後的醇厚包漿,盡顯宮廷藝術的莊重氣象。縱觀乾隆朝御瓷,運用此法,俱為品格不凡者,足見此件作品之罕有珍貴。相同裝飾者參考一對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湖綠地粉彩花卉梅瓶,館藏編號:故瓷004542(附圖二)及故瓷004543,外壁裝飾纏枝花卉紋,未見八寶,底足落乾隆篆書金款。另外同館收藏一件粉彩綠地番蓮紋瓶(附圖三),館藏編號:中瓷005121,同為仿景泰藍器且書寫金款者,外壁繪番蓮紅蝠紋,可對比參考。
北京拍賣會2010年12月售出一件松石綠描金粉彩蓮花觀音瓶(附圖四),器型、裝飾技法等與拍品相同,紋樣相類,底落金款,成交價為13,440,000人民幣。香港蘇富比2010年10月7日售出一件孔雀藍地粉彩纏枝花卉八吉祥圖雙如意耳瓶(附圖五),拍品編號2132,該器曾入戴潤齋收藏,腹部主題紋飾與拍品極為相似,裝飾一對如意耳,底亦落金款,當時成交價為:40,980,000港幣。還可參考一件松石綠地粉彩折枝花卉福壽延綿雙龍耳瓶(附圖六),亦售於香港蘇富比2013年10月秋拍,拍品編號201,腹部紋飾與拍品有異,頸部裝飾雙龍耳,同為金彩底款,當時成交價為:15,040,000港幣。本司於2024年10月8日售出一對松石綠地粉彩桃紋蓋罐(附圖七),同為瓷仿掐絲琺瑯者,曾屬胡惠春舊藏,外壁飾桃紋,成交價為:25,830,000港幣。
故宮博物院兩支清宮舊藏乾隆瓷瓶,亦可與本品比對:綠地勾蓮螭耳瓶,器形簡潔,瓶身繪仿掐絲琺瑯纏枝花卉,與拍品相似,底書金彩款;葫蘆式瓶,短頸無耳,散飾仿掐絲琺瑯折枝花卉,卻欠八寶紋樣,且署紅彩篆書款,與本品有別,全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琺瑯彩粉彩》,圖版119及115(附圖八、九)。
來源:
倫敦佳士得,1985年6月17日,拍品編號482
紳士收藏
香港佳士得,2003年10月27日,拍品編號666
藝德堂,香港
「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

估價 :
HKD: 2,000,000-3,000,000
USD: 256,410-384,615

上一件 拍品 1076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