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25 春季拍賣 >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30
趙無極 (1920-2013)
大船入港(一九五二年作)

油彩 畫布

47×57 cm. 18 1/2×22 1/2 in.

款識
ZAO 無極(右下)ZAO WOU-KI 6.1952(畫背)
來源
巴黎皮埃爾・洛布畫廊
美國重要私人收藏
前藏者直接繼承自上述來源
2020年12月16日,巴黎蘇富比秋季拍賣會,拍品編號18
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附:趙無極基金會開立之作品證書

歡慶騰躍,擁抱無垠開展
趙無極遠行與回歸的豐碩結晶《大船入港》

「過去的五年,一位來自中國的畫家在國際藝術圈聲名大噪,年僅33歲的他,已在巴黎、倫敦、鹿特丹、羅馬舉辦展覽,以及兩次在紐約舉行的個展中之作品均銷售一空,他已成為國際級的藝術大家…評論家盛讚其作可被視為中國藝術與歐洲現代藝術詩意的結晶。」

上述為1954年2月美國受眾最廣的《生活》雜誌,以《風靡西方的東方藝術家》為題,對趙無極作了大篇幅報導中的評論,而全文四張作品配圖中,有三張出自其1952年的創作。該時期的作品以輕盈靈動的黑線條在朦朧如夢的色彩中,勾勒出教堂風景、原野、靜物、熱鬧升騰的廣場,令人眼睛為之一亮。此突顯了趙無極自1948年赴法,歷經四年不懈的藝術求索後,其創作於1952年已然結出第一個碩果。彼時他開創出全然屬於自我的獨特畫風,並為學術界、收藏家所追捧。該年趙無極在美國除先後受邀在紐約伯奇畫廊(Patti Birch Gallery)、芝加哥主街畫廊(Main Street Gallery)舉辦個展外,在巴黎,他亦已是與知名的皮埃爾畫廊(Galerie Pierre)簽約長達兩年的代理畫家。彼時的他,恰如一顆閃耀的藝術彗星,震撼、光耀歐美大地。

世界的無極,黃金時期經典現身

時至今日,趙無極已被認定為華人抽象巨擘,其作品被全球逾150家美術館與重要機構收藏,包括紐約古根漢美術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巴黎龐畢度中心、盧浮宮、倫敦大英博物館、泰特美術館、北京中國美術館、東京石橋美術館等,名聞遐邇。而在1968年美國知名藝術史學家阿納森(Harvard Arnason)所編纂講述19至20世紀現代主義起源及演進的《現代藝術史:繪畫、雕塑與建築》一書中,作為西方過去逾20年來研究現代藝術史的必讀書目,趙無極與貝聿銘,是全書唯二被收錄的中國藝術家。此無疑肯定了趙無極於二戰後就已建立起自身在東西現代藝術發展脈絡中,關鍵的卓絕地位,及其無遠弗屆的藝術魅力。是此春拍,我們榮幸呈現完成於藝術家首個創作黃金時期1952年,元素豐富、構圖大開大闔的重要代表作——《大船入港》!

迎向世界的遠遊:青春與夢想的載體

「2004年,趙無極先生孤身來訪杭州,我陪他重遊杭州藝專舊址。坐在當年藝專的陽台之上,望湖中舟楫往來,湖山共色,他像孩童一般開懷大笑。也許少年家山記憶襲上心來。湖水無波,隱隱綽綽,西湖的靜影中浸染著歲月的纖濃...。」
——杭州藝專前院長許江

「船」,在趙無極的人生與繪畫中扮演著一個特殊的關鍵元素,是他童年玩伴「世界七大船王」董浩雲家族的產業,是他就讀杭州藝專時經常在西湖邊上凝視、藉以觀察水波漣漪的熙攘行船,也是與其青梅竹馬的女友謝景蘭在西湖泛舟的回憶,亦更是1948年,在海上歷經36天的航行,搭載著他抵達藝術之都巴黎的交通工具。因而,恰恰是在他赴法的1948年,作為其繪畫語言中的重要符碼之一,「船」,走入了趙無極的繪畫世界。

若檢視其1948至1953年具象時期的作品,有多達41件作品均出現了船的元素,顯見他對該主題的鍾情,而當中有15件均完成於其藝術創作中的首個黃金節點1952年。彼時的趙無極已從日漸熟悉的巴黎向外出走,至歐洲各國遊歷,眼之所見的人文與歷史建築、自然風光帶給他極大的震撼和創作上的啟發,讓他「陷入創作的瘋狂,而一切都讓他驚喜」,據趙無極基金會總監亨德根(Yann Hendgen)指出,「在1952年初,趙無極受其比利時收藏家達爾紹伯爵(Philippe d'Arschot)的邀請,至安特衛普旅行,他深深著迷於港口瀰漫的霧氣、船隻的交織與起重機的舞蹈。這成了他1952年繪畫的一大重心」,而是次呈現的《大船入港》,即誕生在此獨特的背景中。畫境串聯了趙無極的青春回憶、標誌了他邁步朝向世界的遠遊、創作事業的成功,及其汲古出新的新創視野,別具要義。作品在完成後由美國兩代重要私人藏家珍藏數十年,後納入亞洲重要私人藏家之手,是次釋出殊為難得。

豐收與歸鄉:東西美學的大化、革新與再造

「1950年代初期,在城市的行旅中我長時間觀察教堂的壁畫,試著理解如何在平面裡繪畫出立體空間,分析人物的陳列。旅途歸來,我畫了許多風景、建築和自然主題的作品。人物與動物遍布其中,他們不是繪畫的客體,而是宇宙構成和協統一的元素。」
——趙無極

安特衛普是比利時的經濟與文化中心,也是歐洲第二大港,該地以高貨運量的海港、煉油廠聞名,亦是世界最大的鑽石加工和貿易中心,氣候長年陰雨綿綿。體現在《大船入港》中,趙無極即把港邊商船往來、生機蓬勃的景象納入畫境。彼時他已大膽地由1946年如塞尚(Paul Cézanne)般強調以粗獷的筆觸強化物象的立體感中出走,傳統西方的透視規準已然不再是他的追求,而安特衛普港邊的霧氣,讓他自然地想起了中國宋代山水畫中那雲靄蒸蒸的世界,那是一個暗示著一個超過眼界所極的真實境界,以及不直指一物,但卻又言說事物核心的東方寫意美學。

在這件作品中,觀者可清晰見到在歐洲文化深度浸染四年的趙無極,將自己從東西方傳統的束縛中掙脫,他重新回望、審視他的傳統之根,手執靈光而回,由此開展出一個新穎的、大膽的藝術空間表達。於此,他巧妙地以色彩幻變、具肌理感的西方油彩,塑造出一個帶領觀者穿越古今世界的窗口。在用色上,他刻意選以中國殷商時期青銅器的綠彩,這個他認為是中國文化最美麗的物件的色彩,及與其大膽相對的橘紅色,此亦呼應古青銅器隨著時間演變而生的「紅斑綠銹」,透過色彩的暈染皴擦,營造出如夢境的朦朧,其間浮現出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世界。

倘若凝神逡巡,憑藉著如細柳、金石銘刻般的黑線條,趙無極將其眼見的景物以寫意而充滿力度的方式顯現,他以簡馭繁地將本質的世界由粗礪的外表下挖掘出來,以多重的水平面,勾勒出三層空間,此恰如聖堂壁畫中天地人三分的世界,平行展現三個不同的時空與時間序,不仰賴透視,而僅以線條與色彩關係巧妙地在平面中創造出立體感。在第一層左方可見一艘滿載貨物的巨輪,在舉旗手的指揮下,將朝右駛往歸鄉的雙塔。而中層空間若見海平面上有一休憩的堡壘,起重機與堆高機在其中忙碌地運動,像正搬卸貨箱,充滿工業文明與商業活動的濃厚生機,而在右處可見一手持望遠鏡或讀數表的人,正向遠方眺望,展現一種對於未來的探索與期盼。而在最上層,見三艘往來的船隻,正將與彼此交會,透過船隻大小不一的體積安排,巧妙地展現了空間遠近的指涉,以及一種自然的音韻,趙無極透過豐富的細節鋪陳,創造出一個好不熱鬧的世界。而當中那橘紅的色彩,若初升的朝陽,又似富麗的晚霞,斑斕的光線為此畫境帶來一股溫暖之情,與由內蘊而向外輻射出的希望感,彷彿將遠行歸鄉的人們內心的喜悅化為具體,作品盪漾著一種獨特而動人的藝術魅力。正如其詩人好友米修(Henri Michaux)在1952年趙無極的個展序言所指:「猶抱琵琶半遮面,震顫的線條欲露還掩,似斷還連,在閒庭信步中描繪出遐思的脈動…突然間,畫卷在符號的果園中展現,帶著點趣怪,愉悅地顫動著,節日的氛圍悄然而起,一如中國城鎮鄉村特有的歡慶喜氣。」《大船入港》完美而生動地展現了趙無極在朝向西方的遠行後,帶著豐收與載譽,一如畫中的巨輪,面向東方而歸的重要美學轉捩與成就,別具深義與真情。

估價 :
HKD 7,000,000 - 9,000,000
USD 897,400 - 1,153,800

上一件 拍品 30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