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25 春季拍賣 >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32
塩田千春 (b.1972)
與宇宙的聯繫(二〇二〇年作)

水溶性蠟筆 墨 紅線 紙本

28×38.5 cm. 11×15 1/8 in.

款識
CS(右下)
來源
名古屋Kenji Taki畫廊
現亞洲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註:畫背貼有名古屋Kenji Taki畫廊之標籤

以線起舞,以心手連通世界
塩田千春的宇宙

「對我來說,拋著線球的凌空編織,像是獨特時空下的心手之舞。我將它視為營造自我平和世界的課業,一如日本寺廟中的禪宗僧侶般,日日創造出一個新的枯山水庭園。」
——塩田千春

日本古老傳說曾言,每個人出生時小指頭上會繫著一根看不見的紅線,它由指頭連接至血脈、心臟,會指引每個人來到命定的地方、見到命定的人。對於1972年於大阪出生的塩田千春而言,她自小即對一成不變的工廠生產線和成年人如機器般的生活感到厭倦,也抗拒從事漁業木箱的父親認為女性只需做飯與縫紉的傳統觀念。為了活得「更像人類」,12歲時她便立志成為追求精神富足的藝術家。順著這根「命運的紅線」,她在1992年考入京都精華大學美術學院,主修油畫;4年後入德國漢堡美術大學,並於1997至1998年,先在布倫瑞克藝術大學師從知名行為藝術先驅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後又進入柏林藝術大學,接受霍恩(Rebecca Horn)的指導,二位傑出的女性藝術家代表給了塩田強而有力的身教與啟發。

此後,塩田以柏林為據點,活躍於各大雙年展、美術館及畫廊。自1993年迄今,她共參與、舉辦超過三百場展覽。 2001年,她憑藉5件長13公尺的洋裝和毛線裝置《皮膚的記憶》,在首屆橫濱三年展上一炮而紅。而在2015年,她作為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的代表藝術家,以綿密如網的紅線吊起5萬多把鑰匙之作《手中的鑰匙》,引發深遠迴響,使其名揚國際。而在2019年,她在森美術館的集大成展覽《顫動的靈魂》,在130天內,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超過66萬人次造訪,其於全球藝壇的高度地位已然奠定。

而塩田千春的作品看似柔韌、纖細,卻在無盡的穿插綢繆中釋放出強大的能量,從女性的手工紡織經驗出發,交錯出關乎生老病死的人類共同命運,直達靈魂與宇宙的思考維度。是次春拍,我們匯聚了塩田完成於2020至2021年的4件作品,含括其「與宇宙的聯繫」、「無盡的線」、「存在的狀態」三大經典系列,以及紙本、畫布、雕塑三種不同媒介的創作,鋪展其藝術宇宙的豐富維度,希冀每一位觀者都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靈魂悸動。

紅線如我,織就繽紛人生

「編織就像繪畫的線條一樣,讓我得以藉此探索時間與空間。」
——塩田千春

2005年,年僅33歲,甫新婚三年的塩田被診斷罹患卵巢癌。然而,她未曾被死亡的陰影打倒,反而持續與自己的身體對話,在2017年面臨癌症再度復發時,她更深深意識到,「死亡並非結束,而是另一種形式的新生,是生命迴圈的一環。」因此自2017年起,她開始以「無盡的線」系列,將此前「肌膚」系列中的圖形再度深化、拓寬,塑造出彷若人形,又如同神經網絡無限拓展的結構,展現更為宏觀的精神世界。

完成於2021年的《無盡的線》(拍品編號34)特選取一張1.75:1的長畫幅,以象徵血液與情緣的紅線,在畫布的裡外、表面,以一針一線、或密或疏地織出天地,線體如同人體的動脈血管般,湧動著充沛的生命能量。而有趣的是中央的倒三角形狀若模擬軀幹構造,其上下可見:前傾的頭、一高一低擺動的雙臂、一前一後彎曲的雙腿,若架構出一個正在奔跑中的人形,此令人不禁聯想起法國藝術家克萊因(Yves Klein)的名作《無題人體測量學》以模特身體印染的人形。而若回顧塩田在1994年創作之初,便曾以紅色瓷漆塗滿全身的行為藝術《成為畫》,展現對於人體與紅彩的思考。到1999年首次使用紅線創作的《與DNA對話》,再到創作此作時,已經歷了與病痛漫長搏鬥的她,於此將人與人之間的羈絆、對自我身體的感知、不屈命運的強大力量,化為一股股綿密的紅線。每一次針線的穿梭,就好似血液在體內的一次奔騰。她將這種奔騰的張力具象化在《無盡的線》中,沉靜地向我們敘述著一個驚人的事實:血液在整個人體血管系統循環一次只需20秒,一天內會轉4320圈。而人體血管的長度更可繞地球2.5圈。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每個人的體內都藏有一個強大的能量場,是足以媲美宇宙的存在!

塩田將一條條絲線的緊密纏繞,視為扯不斷的生死羈絆,同時它也是一場探索自我的人生旅程。她用千絲萬縷來包覆一切不安、困惑、以及她對藝術和生命的熱忱。在這場面對自身,繼而突破自我的生命課題中,她一如那沒有終點的紅線,不停歇地追尋著生命的答卷。

仰望星空,只為更好地腳踏實地

「如果你把體內所有的DNA搓成一根細細的線,它能延伸100億英里,比從地球到冥王星的距離還遠。想一想這件事吧,光靠你自己就足夠離開太陽系了,從字面意義來看,你就是宇宙。」
——美國作家布萊森(Bill Bryson)

自2009年起,塩田開始在紙本上以針線穿插的方式進行平面創作,2016年在巴西舉辦名為「與宇宙的聯繫」個展,更令她自此開啟對於微觀與宏觀命題的探索。有別於《無盡的線》系列所採取抽象的純線條空間,《與宇宙的聯繫》一方面回歸繪畫的形式,以彩筆具象地描繪出人形、天地、宇宙的想象,另一方面再以絲線將二者實質性地連接,從而更為清晰地道出藝術家對於「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思考。

完成於2020年的《與宇宙的聯繫》(拍品編號32),採用藝術家經典的紅彩,當中以6股細線,從左下靠近人體心臟的位置發出,通向6個大同心圓和1個正在形成的小同心圓。每個圓圈好似盛放的圓形洋牡丹,層層疊疊的花瓣向內包裹著花蕊,並極力地朝外怒放。其恰如同人心中的七情六慾,自紅線延展而出,將生命纏繞成圈,並就此生生不息,展現生命的張力。

而另一件完成於2021年的同名作品(拍品編號33),則以綠彩鋪展,以植物的生命顏色抒發其對宇宙星河的想象。畫面中央可見一個個細小的圓圈,好似人體密密匝匝的細胞,包裹著帶有生命DNA基因的細胞核,不斷繁衍生長。而4股自人物的胸膛放射出的紅線,則宛如顯微鏡般,將最小的細胞結構成倍擴大於畫幅,並由此帶出另一宏觀視角:天上的繁星,不停閃爍著釋放能量,並組成一條璀璨的星帶,自上至下緩緩流淌出銀河的夢幻。沾染綠彩的筆刷橫向平掃,彷彿將右下角的人和星河置於同一水平線上,腳踏實地,只為仰望星空,並終而發現,自己便是那宇宙。

吹響勝利的號角,編織夢想的真言

「生命的終點不是答案,而是追尋本身。」
——英國文學家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除卻在平面的思考,塩田更進一步以充滿三維空間的裝置去闡述她對於「存在意義」的真切思索,在完成於2021年的《存在的狀態(小號)》(拍品編號35)中,她以三維框架和綿密細線精心搭建出一個如若立體的相框,將日常物件緊緊包裹、承托起,探索了我們的內在情感與有形物體之間的親密連結,在解構對事物存在理解的同時,也創造出一個帶著新生和永恒的新時空烙印。

有別於另三作所使用的紅線,《存在的狀態(小號)》選用代表「純潔」的白色絲線,將一把小號樂器封存,盛滿生命的輕盈。對塩田來說,白色「象徵空無的開始狀態」,既是終也是始,代表了一切都是空白,也一切皆有可能。在這以白線編織的天羅地網中,我們也恍如步入夢境般,不由自主地跟隨線條的舞動,喚起內心深處的情感和記憶。追索著你我的童年都或多或少有學習、接觸樂器的機會和時光。帶著幾分好奇,摸索、吹響一個又一個音符,成為一種相伴的興趣,也可能因此成就終身。這把小號或許來自一位華麗退休的演奏家,在功成名就後將一生摯愛封存。也或許只是來自孩童時期的一把樂器,卻承載著一個有待實現的夢想。亦或許時光流逝,小號已被放下,即便當初的熱情已不再,但新的夢想卻無限延展著,而回憶則化為永存。

線組成了網,封存了物體與記憶的光影,在起舞的紛擾與心靈的律動中,尋找到平靜的參悟,上演著昔日的傳說。塩田千春用東方式的縝密,編織著衝擊感官的個人美學,在絲線的纏繞中串聯起回憶、情感、夢想、生死、宇宙與存在的意義。而那把代表著純潔夢想的小號,倏忽而至地引發每個人心中的強烈共鳴,墮入那由藝術建造的無盡夢網。

估價 :
HKD 70,000 - 150,000
USD 9,000 - 19,200

上一件 拍品 32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