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克力彩 畫布
33.3×24.2 cm. 13 1/8×9 1/2 in.
款識
Yayoi Kusama 2005 A FLOWER TZSS 花(畫背)
來源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附:株式會社草間彌生開立之作品登錄卡
怒放、恣意的璀璨人生
草間珍稀自傳性大理花代表作面世
「我只想盡我所能,全力吸取這個時代的活力,並向未來開一朵艷紅的花,就像春蠶吐絲結繭、像蝴蝶飛過田野山巒尋找安息之地,或好比披上紅色和紫色花瓣的鮮花,去象徵他們被賦予的生命力。」
——草間彌生
1939年,10歲的草間彌生手捧起一束大理花,被花兒團團簇擁,拍下了一張留影。照片中的大理花無比碩美,皆由年幼的草間自己挑選,置於胸前、幾近覆蓋身體,成為她最早與自然合一、彼此滲透的珍貴畫面。
而這位從日本長野山區、經營植物種子批發的家庭走出,懷揣著藝術夢想隻身勇闖紐約,一步步走向世界藝壇的「前衛女王」,一直以來其憑藉著從花朵、自然所獲得的呵護、自信、綻放、物我合一的力量,發展出與萬物「自我消融」的獨特創作理念,並在創作之路上取得了海內外廣大的共鳴及成就。如1993年她成為第一位單獨代表日本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女性藝術家,並多次與路易威登(LV)、菲拉格慕(Ferragamo)等品牌跨界合作,作品廣泛地被世界重量級美術館收藏,如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古根漢美術館、倫敦泰特美術館、國立東京現代美術館等90多個重要機構,在全球範圍內掀起「草間旋風」,讓她無疑成為時尚、前衛藝術的代名詞。草間用她的花、她的魂,譜寫著其前衛、恣意、無畏世俗、直面真我的一生。
隆重登場於是次春拍、以大理花為創作對象、誕生於2005年的作品《花(TZSS)》,以跨越66年的時間線,連接起草間童年手捧大理花之照,為其「以花自喻」自傳性指涉的重要代表作。
全力盛開,向世界綻放的真我之花
「有一天,當我看著桌子上的紅色花朵圖案桌布時,我把目光轉向天花板,發現到處都是同樣的紅色花朵圖案,房間、我的身體、整個宇宙都充滿了它。那個瞬間我的靈魂被沖刷得無影無蹤,我恢復到本原,回到無盡,那裡有永恆的時間和無垠的空間。那不是幻象,而是事實本身。我震驚地看到了自己的靈魂深處。」
——草間彌生
花,對於草間一生來說都意義非凡,既是她從十歲首次經歷幻覺的初始物象,也是她「自我消融」創作方式的起源。自彼時起,她便開始以花入畫,刻意將其莖稈、花瓣放大,並書寫批示,成為日後花卉主題作品中對花葉近乎微觀細胞般的描摹,作為自身內在的一種投射。而從30年代開始,草間便如其筆下那「吸取時代精神和力量的紅花」,在世界藝術的舞台盛放,並在繪畫、裝置、行為藝術等眾多領域均以「花卉」入題。如1965至1966年創作的大型裝置《我的花床》一作登上了《Art Voices》雜誌封面,1966年她身穿花朵和服、假裝哭泣、漫步紐約街頭的行為展演《行走作品》,以此深入探討女性議題,被美國藝評家布朗(Gordon Brown)讚嘆為:「美國人眼中的日本女人就像溫室裡的花朵,然而草間彌生打破了這樣的看法,她是強悍而富有創造力的異類。」
除此之外,草間也多次以花之作命名為《自畫像》,象徵自我。而至2000年,她並開始創作大型花卉雕塑,如霧島戶外博物館收藏的《香格里拉之花》、松本市美術館的《幻之華》等均為代表。由此可知,花卉盤踞著草間創造的奇幻世界,全方位地成為其重要題材之一,象徵著她幻視的起點、對美國女性藝術家歐姬芙(Georgia O'Keefe)的仰慕、勇闖紐約的契機、以及自我生命化身的終極一環。
無窮魅力,珍稀唯二的大理花
體現在是次上拍完成於2005年的《花(TZSS)》中,草間彌生將此前60餘年對「花」的熱愛和自傳性指涉,全然傾注其間,罕見地以一朵紫紅相間、雍容華貴的大理花為核心,屹立於宛如「天玄地黃」之象徵的黃底黑網前,以極盡舒展、外擴的花葉向四方輻射能量,滿載超現實情味。
大理花,又名大麗菊、大麗花,花朵繁茂碩大、花瓣層層疊疊,色澤絢麗如萬花筒,與草間彌生令人炫目的藝術形式不謀而合。而在迄今為止的拍賣紀錄中,以大理花為對象所作的油畫作品僅只兩件,此《花(TZSS)》為其一,且為最早完成者,無疑標誌了作品的獨特與非凡的珍稀性,而另一件為其完成於9年後的《花》,此作以7812.5萬港幣的高價,列居藝術家世界紀錄之榜眼,足見此大理花題材在草間一眾花之主題作品中,所具的突出魅力。
層層疊疊,無限擴張的生命力
「錯覺的大門被推倒
在百花的煩悶中,此刻永不終結
在天國的階梯前,我心在它們的慈愛中將息
在空中一直互換,毫無疑問,一碧如洗
挾著幻覺的陰翳,積雨雲升起
吞食芙蓉的色彩,落下淚水的聲音
我化身為石
不在永恆的如斯
而在即逝的瞬間」
——草間彌生,1978
在《花(TZSS)》之中,草間一舉結合了其畢生精煉出的三大代表性藝術語言:「無限網」、「圓點」、與「花」,並層層鋪展描繪多達4層裡外空間,並罕見地跳脫她在過去一朵花僅以兩至三種色彩賦色,此花朵所用的色彩高達五種: 紫、白、黃、藍與紅,此手法在該主題之中,可謂至臻罕見,突出了作品的珍稀性。而花心由內而外分為三層,層層擴張,與代表天地的無限網背景,共構成對立又統一的幻視效果。細細觀之可見:
第一層「花蕊」:以放射形直線和紫白波點組成如火樹銀花爆發狀的六瓣花蕊,展現花兒內在的生命衝擊力。第二層「偽花」:此為大理花典型的複合狀花序,由排序從中央向外擴的波點組成四個小花瓣,邊緣呈弧形,由大小漸變的黃藍波點強調變幻的躍動性,並進一步擴張視覺的空間。第三層「花瓣」:六瓣花的紅白波點大小相間,並在每瓣以紅白圖地反轉的方式佈構波點,以突出紅花的存在,並展現自然無限的幻變。
而背景以黃底黑線構繪的無限網又自成第四層空間,四者各以爆炸式、暈眩感、擴張力、無盡的覆蓋力,展現出極具視覺刺激、奪人眼球與心魂的畫面。而佇立在這黃彩黑網中的大理花,在層層疊疊、密密匝匝的構建下,好似越發茁壯成長。若以生命的脈動編織出一個獨立的次元時空,越過畫作的邊界,延伸至宇宙萬物,怒放著生命的靈魂!
迎風舞動,灌注愛與勇氣的大理花
有別於草間彌生單一花卉作品中常見的筆直構圖,《花(TZSS)》突破性地以對角線的結構,展現出更為深強的空間延伸和動態效果。主體花莖微微彎曲,從一角破土而出,呈現自然生長的擺動及韻律。花瓣之邊緣,則如波浪般陣陣湧動,花葉亦配合其一波三折的姿態,由葉脈到葉片恣意舒展。好似一位穿著傘裙華服、翩翩起舞的貴女,在旋轉間,從綠彩幻化成一朵姹紫嫣紅的繁花,向我們微微頷首。
花蕊施用的紅紫二色,恰呼應草間在70年代日記中所記述:「以披上紅色和紫色花瓣的鮮花,去象徵他們被賦予的生命力」。而大理花的花語是「華麗優雅、富貴大方」,紅色代表幸福的愛,紫色則是勇氣的象徵。而這朵由愛與勇氣澆灌而成的大理花,正是草間對生命最好的期許!
生生不息,絢爛無垠的植物幻境
草間之作突破了常規視角,以一種凌駕於常人所見的真實,用她魔幻般的超自然形態,描繪著眼前的大理花。在花莖處,可見以矩形整齊排列的無限網,仿擬了在顯微鏡觀測下植物表皮細胞的柵欄細胞層,而到了葉片,則以鮮綠色的波點展現葉肉細胞內的氣孔,與葉脈的藍色波點互為照應,仿若展現了植物生命內部的「纖細網絡」,又在恍然間如宇宙群星之投射,示現了生命細胞強大的增生力量。
同樣體現在花朵上,從花蕊到花瓣,透過三層不同的點狀與色彩排列搭配,孕育出和諧的新生之花。彷彿示現了代表「孕育」的花蕊,正不斷增生出新的生命色彩,並以循環往復的波點,將生命帶到各處,填滿了空隙,如同奧地利名家克里姆特(Gustav Klimt)的《生命之樹》,在迴旋中肆意生長。
於草間,「花卉」象徵了生命綻放與凋零、強大與渺小的一體兩面,看似柔弱卻有著最為頑強的生命力,以有機的型態,無止盡地纏繞、生長,並最終成為頂天立地的存在。草間用她特出的方式創造出一朵靈魂的紅花,在無限網的指引下,盛放在時間的盡頭,向我們張揚地訴說著如其自我宣言般的生命面貌:即便只是做一朵花,也要做那最為恣意的一朵,成為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存在!激勵、撼動著每一個觀者的心。
估價 :
HKD 5,000,000 - 8,000,000
USD 641,000 - 1,025,600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