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克力彩 複合媒材 雕塑
55×20.2×19.7 cm. 21 5/8×8×7 3/4 in.
款識
Yayoi Kusama 1998 SELF OBLITERATION (VENUS)(作品各部分底部)
來源
福岡現代藝術畫廊
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附:株式會社草間彌生開立之作品登錄卡
以女神之名 鑄就聖殿!
草間彌生關於愛與美的夢幻永恆
「我堅信,藝術創作的理念誕生於孤獨的沉思,並且在安魂的寂靜中閃耀出五色光彩。」
——草間彌生
1996年,草間彌生在紐約知名的庫柏畫廊(Paula Cooper Gallery)舉辦個展,並重燃紐約藝評界和藝術市場對她的關注。美國國際藝術評論家協會將此展定為「年度最佳展覽」,《紐約時報》亦高度評論:「這終於奠定了草間女士的歷史地位」。隨著1997年《藝術論壇》(Artforum)將其人偶鏡屋《重複的視覺》設為二月號的封面、1998年洛杉磯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東京都現代美術館等地均陸續舉辦了大型巡迴展「永恆的愛:草間彌生,1958——1968」,呈現草間在當代藝術史上的傑出貢獻,臨近七十古稀的她在90年代末期廣泛地獲得國際藝術界重要認可。彼時重獲肯定的她,亦信心倍增,燃起了創作慾,於1997年起開創了一獨特的「維納斯」系列新作,展現她對古典美學與現代前衛、自我人生與藝術創作相結合的終極詮釋。是次呈現的《自我消融(維納斯)》完成於1998年,以處於半開放空間的維納斯立像,重塑西方藝術史中的理想美,以鋪天蓋地的波點和無限網,融入她對自由及美的解讀,及帶有女性「自我實現」意識的標誌性代表作。
唯一的神,重寫西方正典
被譽為「最完美的女神」、法國盧浮宮鎮館之寶、代表古希臘雕塑傑出成就的「斷臂維納斯」,也稱為「米諾的維納斯」,其肚臍以上及其下的比例為黃金分割1比1.618,八頭身的她,被舉世公認為超越時代、理想化的女性人體美之典範。而維納斯亦是希臘神話中象徵「愛情、美麗、生育和繁榮」的女神阿芙蘿迪蒂(Aphrodite),自古至今許多藝術家均曾以之為題來創作。草間在此將西方藝術史上象徵權威的「正典」,以其個人化、標誌性的波點和無限網層層覆蓋,在精微的筆觸中構建出龐大的能量張力,重新賦予它新的意義和力量、重新改寫她自身對於何謂「理想美」的定義。原本古典雕塑的米白色調,被鮮明、充滿活力感的亮橙色,和深沉宛如浩瀚宇宙的黑彩取代,兩個具高度反差的色彩在此衝撞出充滿誘惑魅力的無限幻視。而若隨著燈光的照射,主體維納斯的身上,更神奇地可見淺橙到橙紅的優雅過渡,令觀者刹時遁入草間所設下的迷幻天地。
個體存在的本質,我的時代由我定義
儘管草間自1964年的大型裝置《驅動的圖像》開始,便常以人體模型為媒材創作,然而「維納斯」系列卻是迄今為止她唯一以「神」為主體對象的雕塑。這無疑彰顯了她對維納斯所象徵之「豐饒的愛與理想美」的期許,和強烈的自喻性——彷彿言說著「我的時代由我書寫,我的美由我定義」的強烈個人宣言。透過波點和無限網,她以自我消融的概念,延伸至對於「無限性」的探索。維納斯身體的細節看似在波點矩陣中逐漸消失,然而奇妙的是輪廓卻愈發地清晰可見。好似個體一方面在宇宙中逐漸變得渺小與消融,但另一方面卻轉瞬成為一個更大的、更趨近於獨立無限的存在,草間將宇宙之色形全然裹挾於身體中,並藉由這神妙的視覺幻象,讓我們看到了個體存在與永恆的本質。
倚天立地,獨我的內置風景
草間彌生的「維納斯」系列作品共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將原始等比大小的2米維納斯雕塑置於無限網畫作前,以形成雕塑與畫作的前後消融,共有13件;另一類則是可置於桌案觀賞、較小尺寸的維納斯雕塑,此類以無限網撞色覆蓋人物主體後,再置於同色的盒匣中,以半包圍或全包圍的形式,實現了如草間童年時首次見到「幻影覆蓋天花板和地面」的場景。後者極為稀罕,據考據僅不逾10件,當中部分為非全身的塑像。而本次拍賣之作即為其中之一的全身像雕塑,作品由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日本福岡現代藝術畫廊,來源有序,彌現其珍。
作品在左右與上下天地細心地以盒狀的木質手繪搭建,宛如架構出一座神聖的古希臘殿堂,維納斯立於其間,展現了更加立體的想像與空間。彷彿是一扇連同古典和現代的大門,講述著前衛女王舉世無雙的美學。早在80年代初,草間彌生便常以盒子為容器,承載南瓜、織物、羽毛等物件創作雕塑,如《蕾》、《睡眠陳述》等裝置皆為經典。此一形式或是受到她一生摯愛、以盒型裝置聞名的藝術家康奈爾(Joseph Cornell)之影響,透過「一盒一世界」的視角去呈現每個物件獨特的來源和記憶。不同的是,草間在《自我消融(維納斯)》中,選擇用半開放的形式將維納斯置於一處只有上下左右封閉的空間,將背景留白,給予雕塑主體更多的自由。讓維納斯得以在被無限網包裹的同時,亦可依據不同的背景環境,而呈現各異的視覺效果。這不僅打破了盒形全封閉式的私密性、依賴性,令雕塑具有獨立性,亦破除了草間自身幻覺「被全方位覆蓋」的束縛性,而將「自我消融」的概念進一步提升。消融,又並非完全消融,在波點的藝術宇宙之外,是有著更為廣闊無垠的世界。空間的虛實關係自此得以延伸。
在愛中消融自我,女性視角下的永恆之美
而草間,則以此寫下「與永恆融為一體」的自我宣言,不僅打破了古典與現代的界限,更是以當代女性藝術家的身份,去重新詮釋了對於「美」的定義,探討了女性在藝術史中地位的變遷。她的波點覆蓋,可視為對傳統繪畫史「男性凝視」下裸女的一種重新定義,並賦予女性形象以新的內涵。「地球只是宇宙間無數繁星中的一個波點。波點是通向無限之道,當我們以波點消融自然和自身,我們就與環境齊一,變為永恆的一部分。而我們在愛中彼此消融。」在草間自我消融下的維納斯,跨越了歷史長河,超越了空間的限制,以破為立地訴說著新時代女性的本我價值,在草間彌生的創作下,包容與消彌萬物、朝宇宙無垠發散的「愛與美」,自此成為一種新的永恆!
估價 :
HKD 2,500,000 - 3,500,000
USD 320,500 - 448,700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