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25 春季拍賣 >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40
霍剛 (b.1932)
無題(二〇〇一年作)

油彩 畫布

60×50 cm. 23 5/8×19 3/4 in.

款識
HO-KAN 霍剛 2001(畫背)
來源
台南東門美術館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附:台南東門美術館開立之作品證書

當幾何抽象遇見東方詩情
霍剛的平衡之道

「繪畫的每個畫面就是一個空間,等於有一塊空地讓你建築房子,想要建成什麼樣子、哪裡要留白,都要自己去構思;而畫裡的造型、線條、色彩、光等都是用我喜歡的元素去呈現。」
——霍剛

霍剛是當代華人幾何抽象藝術的先鋒。他出生於南京書香門第,自小受家庭薰陶學習書法、水墨。1950年他進入台北師範學院藝術系學習,隔年入李仲生門下,樹立以藝術追求為職志的目標。1957年其與夏陽、蕭勤等人創立「東方畫會」,為推進「台灣現代藝術運動」的「八大響馬」之一。

1964年,霍剛前往藝術之都米蘭,自此於義大利旅居超過半世紀。在此期間,他生發出結合硬邊抽象和東方書法、篆刻藝術元素的繪畫,並以此畫風揚名國際:1965年他入選羅馬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中國現代畫展」;1967年更於佛羅倫斯國際當代藝術館與封塔納(Lucio Fontana)等大師聯展,展歷顯赫。其作品曾被加州柏克萊藝術博物館、羅馬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佛羅倫斯國際當代藝術博物館、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等收藏。是次呈現的《無題》即為其旅義時期的精品。

源於自然的無限能量

霍剛在米蘭打開眼界,在認識西方藝術語言的同時,他亦同步深探東方藝術的底蘊,在創作中融入道家和禪學的精神,以精煉的平塗手法、鮮明但不刺目的色彩,展現其人生哲學。《無題》中他以具平靜人心力量的水藍、湖綠為主色,加以棕色的撞色畫出包容並生的三角形和菱形,並構成中心的六邊形。作品無論橫向或是縱向觀看,均具對稱美感,體現道家追求平衡的宇宙哲學。

「我喜歡極簡的藝術,愈簡單愈喜歡,而愈簡單又愈發難畫。因為要在簡單裡表達一些複雜的東西,是很難的。」正如霍剛自言,此作充滿極簡主義的美學:畫中的幾何體、白色圓點和上端傾斜的短直線源自漢字的基礎結構,在其筆下又化作最極簡的線條,構成克制的「留白式」繪畫空間,留下無盡迴響。而畫面在簡約之中又隱含深意,如六邊形源於自然界中的雪花、蜂巢結構,是「穩定的象徵」。在東方因與「祿」音近,亦有富貴的象徵意義,而在西方則代表平衡和諧。而在主結構中央兩個相對而立的三角形,更組合為狀似數字「8」的沙漏形,指涉著無限。霍剛以此具力量的圖形為核心,作品如具神秘動能的符碼,在秩序之中展現堅定的精神大境。

估價 :
HKD 22,000 - 42,000
USD 2,800 - 5,400

上一件 拍品 40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