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克力彩 木板
97×122 cm. 38 1/4×48 in.
款識
Ju Ting 2016 (畫背)
來源
台北亞洲藝術中心
亞洲重要私人收藏
附:亞洲藝術國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開立之作品證書
夢幻波流中綻放的瑰寶
鞠婷「珍珠」系列經典
「有別於數字圖像扁平化的生產,鞠婷的創作方法讓外力作用於每個圖層,被切割、翻折、撕裂的畫面呈現出延展性與雕塑感,似乎形式從圖像的內部有機生發。最終,藝術家的創作結構在時間、空間與觀念上表現為力量的層次。」
——策展人繆子衿
中國當代藝術家鞠婷是近年備受關注的明星,她在2013年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取得碩士學位,師從藝術家譚平,奠定紮實基礎。畢業後她在創作融入版畫製作中層層製版的巧思,用三角刀切割重疊的壓克力厚彩,以一種近乎半浮雕的創作方式挑戰繪畫的平面性。其作品中所施以的每層顏料都要經歷堆疊、晾乾的漫長過程,以及她如工匠般細緻的雕刻和反覆斟酌,每件作品需經歷數月的創作時間方可完成。其跳躍而獨特的藝術語彙和作品中飽含細膩抽象的情感令她廣受海內外好評。其作曾為北京中國美術館、泰康美術館、韓國阿拉里奧美術館、澳洲白兔美術館等收藏。
起源於2012年的「珍珠系列」是鞠婷最早成體系的抽象創作,不僅極具代表性,還為日後之作奠定基調。在該系列中她運用一貫擅長的色彩和肌理表現,創造出充滿詩意和隱喻的畫面,引發了觀眾對女性身份、生命歷程等課題的思考。《珍珠091316》即為其中一幀代表作。
溫柔與力量的融合
「珍珠」,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珍寶,象徵著「純潔、美好和財富」。然而,其形成過程卻充滿了艱辛和痛苦。一顆沙粒進入蚌的體內,會引發蚌的自我防禦,分泌出層層物質將其包裹,經過長時間的磨礪,最終才能形成一顆璀璨的珍珠。鞠婷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意象的雙重性,並將其融入創作。此作以溫柔夢幻的紫色和深邃的靛藍、深紅色波紋相互交織,如水波紋編織而出夢境之網。刻刀劃開的痕跡均經過精心雕琢,近處可見每一條豎直刻痕斑斕多層的彩虹色切面,如珍珠所折射出千變萬化的光暈,其間細膩與剛強並存;而遠視之,紫色條紋經周密設計的寬窄變化形成秩序規律的圖案,如一顆顆正高速運動著的珍珠組成了簾幕。作品呈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無窮觀賞趣味。
鞠婷通過「珍珠」這一意象,隱喻了女性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種種挑戰和蛻變,如珍珠蚌一般默默無聞、經年累月的付出,以及最終綻放出的美麗和光彩。她運用柔和的色調營造出溫柔、細膩的氛圍,同時通過層層疊加的筆觸和豐富的肌理效果,賦予畫面以力量和質感,暗示著女性柔美外表下所蘊含的堅韌和能量,在剛柔並濟中增添了作品的重重深意。
估價 :
HKD 120,000 – 180,000
USD 15,400 – 23,100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