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25 春季拍賣 >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95
森村泰昌 (b.1951)
薔薇刑之彼方(A:宿於頭頂的黑蜥蝪、B:宿於眼球的黑蜥蝪、C:黑蜥蜴仍活著!、D:盛放的金閣寺、E:弱法師的夢/尖叫、F:弱法師的夢/開花、G:與卒塔婆小町的對話、H:觸摸耳朵的潮騷)(一組八件)(二〇〇六年作)

銀鹽相紙 版數:15/15

A & D & E & F & G: 40×26.7 cm. 15 3/4×10 1/2 in., B & C & H: 26.7×40 cm. 10 1/2×15 3/4 in.

款識
Morimura 15/15(每件畫背)
展覽(另一版數)
2009年12月19日至2010年3月1日,「旋轉木馬—閃耀與黃昏」,熊本市現代美術館,熊本
2010年6月至10月,「史前至今的日本」,大英博物館日本展廳,倫敦
2020年1月25日至7月12日,「森村泰昌: Ego Obscura東京2020—我的日本漫游記」,原美術館,東京

來源
東京ShugoArts
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性別及權力的反轉宣言
森村泰昌致敬文學泰斗之重要經典

1951年出生於大阪的森村泰昌,1978年畢業於京都市立藝術大學,以變裝攝影聞名於世。他常裝扮為東西方重要文史人物,通過大膽的諧擬、挪用與再造提出自我的新譯,並融入對於性別、身份、社會等議題的深刻思考,直擊人心。其作迄今已獲全球包括大英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東京都現代美術館在內的85家美術館收藏,而香港M+現正舉辦其與美國重要攝影家雪曼(Cindy Sherman)的大型聯展,突出了森村泰昌在當代攝影中一騎絕塵的地位。

是次呈現的《薔薇刑之彼方》(一組八件)創作於2006年,為其對日本著名文學家暨政治運動者三島由紀夫之裸體寫真集《薔薇刑》的創新再造。此系列是一直以來在鏡頭前扮演女性的森村首次返還其男性身份之重要代表作,不同版數之作曾獲京都寫真美術館收藏,亦曾於大英博物館展出,其中八件之一《觸摸耳朵的潮騷》亦被納入館藏,重要性不言而喻。今逢三島由紀夫逝世55周年,此作首登拍場,殊為難得。

變裝攝影與日本文學的互文

「我還是想要回到淺沼與三島所生的世界。若沒有對過去的敬意與鎮魂,就不可能有未來。」
——森村泰昌

曾五度入圍諾貝爾文學獎的三島由紀夫,是20世紀日本文化的標誌代表:其文章充滿欲望與暴力美學;政治上主張民族主義,對二戰後日本走向西化的社會極度不滿,1970年發表政變演說無果後切腹自盡,震驚世界。生於戰後的森村泰昌不僅喜愛其文學作品,也對他的殉道萌生敬意。因此,凝聚了三島肉身與意志的《薔薇刑》成為了森村再創作的文本。

《薔薇刑之彼方》中的三作:《宿於頭頂的黑蜥蝪》、《宿於眼球的黑蜥蝪》及《黑蜥蜴仍活著!》取題自三島的劇本及電影《黑蜥蜴》。三島在電影中曾扮演具精壯體魄的標本,是綽號「黑蜥蜴」女賊的收藏品。森村延續原作的戲劇性,並聯繫劇本暗示著性別權力的扭轉。而另一作《盛放的金閣寺》標題源於三島的小說《金閣寺》,森村在此將三島在《薔薇刑》出鏡的留白背景改為日式庭院的荷花池、主角身上的原日式吊墜被替換為誇張的鑽石項鏈,彰顯日本宗教文化與資本主義的弔詭關係。另兩件《弱法師的夢/尖叫》、《弱法師的夢/開花》則改寫三島的能劇《弱法師》。前者畫面淒厲呼應劇本情節,而後者的前景被換以玫瑰花,一展森村的柔情。而《與卒塔婆小町的對話》則呼應三島由紀夫與女演員扮演阿波羅與維納斯女神的相片;標題取自三島講述美人愛情悲劇的能劇。然而在森村泰昌的版本中,女主角被健壯的男運動員取代,一舉打破傳統女性為悲劇主角的僵化思維。最後,《觸摸耳朵的潮騷》則致敬三島的《潮騷》小說,此書講述幸福純愛故事,與其平時陰柔的文風迥然不同,森村以此故事命名,意欲消弰悲劇性,保留最終的溫情與希望。

森村泰昌藉由自我裝扮、擺拍與前人對話,彰顯其對三島由紀夫所象徵的日本文化本位精神的深刻致敬。但他刻意消彌的陽剛氣質,融入當代文化中的性別反思,逆轉《薔薇刑》原本的男強女弱、男尊女卑的角色設定,在改編與轉譯中創造出「彼方」的撼人新思。

估價 :
HKD 80,000 – 120,000
USD 10,300 – 15,400

上一件 拍品 95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