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軸 設色紙本
畫心:95×31 cm. 37 3/8×12 1/4 in. 約2.7平尺 題跋:45×7.5 cm. 17 3/4×2 1/2 in. 約0.3平尺
鈐印:高侖
題識:劍父。
本幅楊善深(1913-2004)邊跋:劍父師畫法傑出當代,其用筆賦色構圖,前人所未有,故無不令人佩服也。此幀是劍師居粵之作,當時予亦居澳門,然距今數十年,重見此幅於香島,故而誌之。丁卯(1987年)中秋,楊善深。 鈐印:楊
出版:《百川匯海—游藝堂珍藏書畫集》,第196頁,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出版,2021 年 4 月版。
來源:原香港著名收藏家梁知行舊藏。
展覽:「百川匯海—游藝堂珍藏書畫展」,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5FG,「游藝堂」、中國嘉德(香港)合辦,2021 年 4 月 17 日至 23 日。
楊善深再度見到高劍父此《長城駱駝》,已是一九八七年中秋於香港。彼時,高劍父已去世三十六年,距離其落筆此作過去數十載,楊善深自己亦逾古稀之年。 見畫如面,楊善深感懷之餘,留邊跋於畫作旁,以誌紀念。 楊善深為廣東台山赤溪人,一九三零年移居香港,幾年後步入畫壇,結識「嶺南三傑」之一高劍父,由此誕生一段為人樂道的師友佳話。楊善深後亦成為嶺南畫派之佼 佼者。一九四一年香港淪陷,楊善深避居澳門,與高劍父、馮康侯等成立「協社畫 會」,過從甚密。由邊跋見,《長城駱駝》應於彼時所作。 作為「嶺南畫派」創始人與「新國畫運動」的主要倡導者,高劍父一貫提倡「國畫革命」,秉持「折衷中外,融合古今」的理念。他曾於抗戰期間留下手稿《我的繪畫觀》,談及:「無論學哪時代之畫,總要歸納到現代來;無論學哪一派、哪一人之畫,也要有自己的個性與自己的面目啊!」如楊善深在邊跋中所言, 「劍父師畫法傑出當代,其用筆賦色構圖,前人所未有,故無不令人佩服也。」 高劍父筆下,各個題材皆可入畫。他畫過富士山殘照,亦寫坦克車與飛機,在高劍父的 山水畫裡,「世間一切,無貴無賤,有情無情,何者莫非我的題材。」此軸即罕有地將蜿蜒於峰脊的長城雄景與駱駝組合。
估價 :
HKD: 60,000-100,000
USD: 7,700-12,800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