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15 秋季拍賣
中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14
吳冠中 (1919-2010)
綠色的海(1974年作)

紙本 油彩 裱于木板

24 x 34 cm.9 1/2 x 13 3/8 in.

簽名:荼 于右下;吳冠中 七四年 嶗山
張俠同志留念 吳冠中一九八五北京于畫背
吳冠中
吳冠中的油畫風景創作是一種結合了中西繪畫優長的「寫生—創作法」,先根據感受自由組織畫面,再直接對景寫生,這樣的創作方法使畫家得以保持一種創造的激情,也能够令畫面始終保持一種清新的生命氣息。也因此吳冠中的寫生即是他最好的創作,而往往一個寫生途中不經意間的瞬息景色便激發了他創作的靈感。
70年代初第一次來到嶗山的吳冠中被那片風景秀麗的濱海小村所深深吸引,他和鄒德儂等學生幾人誤打誤撞來到這個美麗的小漁村,留下了一段令人回味的往事,吳冠中的友人王進家爲了紀念此旅,曾于一塊嶗山拳石上題字「誤入嶗山」,拳石多年來一直放置于吳老家中的茶几之上,可見其對此旅的珍視,以及對嶗山的特殊感情。據學生鄒德儂回憶,在寫生期間吳老一直不停贊嘆嶗山的石、松、村落及山海之壯美,甚至後來他們登頂泰山之時,還在與嶗山相比,誇贊「嶗山之樸」。
《綠色的海》創作于1974年,是年,吳老接受在中糧集團擔任對外宣傳工作的張俠先生之邀請赴青島避暑,其間完成了這幅明麗清新之作,吳冠中一直將此作珍藏于身邊,直至1985年因緣際會之下再次與張俠先生相遇,才將作品贈予以給友人留作紀念。
《綠色的海》即爲一幅吳冠中在靈感的推動下創作的瞬息之景。據張俠在回憶錄中記載;「記得有一天,雖然天氣晴朗,可突然之間,烏雲密布,平靜的海面掀起了波濤,給人『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感。當我們登上嶗山後,老天爺似乎在和我們開玩笑,驟然間天空雲消霧散。我們站在嶗山之巔,大自然的美麗風光盡收眼底,呈現在我們面前是如同『海市蜃樓』的壯觀景色。此時只見先生立刻打開了隨身携帶的油畫箱,即興揮筆作畫。那碧藍的天空,無際的大海,翻滾的波濤,奇巧的岩石,金色的沙灘,還有那遙遠望去的船舶,大自然的景觀,盡收筆下。」
即興創作總能帶給人不一樣的驚喜,《綠色的海》在寫實及意韵表達上都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突顯了吳冠中對于形式美的追求。吳老巧妙運用一個「之」字形的畫面結構把觀者的視綫由近景的沙灘、中景的礁石,以及遠景中的輪船推向海平綫盡頭的山影,拓展了原本平直畫面的意境。「之」字「左推右讓」、「遺貌取神」,是營造畫面意境的一個經典布局章法,在中國傳統繪畫中亦多有運用,如北宋燕文貴的《江山樓觀圖》,圖中平遠的構圖方式,在景深的處理中采用「之」字的反復、曲折之勢,將近、中、遠三段景觀依次推伸。吳冠中將中國藝術的精髓植入西方的油彩之中,寓中于西,中西交融。
礁石色塊交迭應錯間穿插綫條幾筆,勾勒出其形態和前後的空間關係,其中幾筆焦黑色的「排點」聚散則極富韵致和意興,而在海水的描繪中,淡淡的碧綠穿插在湖藍的海面之間,畫家通過豐富的鮮灰冷暖對比轉換及他那獨具特色的筆法,尤其是那幾筆「飛白」的處理,將海水的質感及色澤感表現得异常豐富動人。那細膩的排筆蘊涵豐富的光色,和「點彩畫派」有著异曲同工之妙。畫面景深處一艘揚帆遠航的小艇十分奪目,吳老以一筆鮮鬱的紅點將那迎風的紅旗描繪,點睛處見真意,表達了彼時藝術家對新社會的滿腔熱情。
此後嶗山之行中,吳冠中創作了多幅礁石碧海之景,其中一幅《海浪》,在構圖、空間處理方面與《綠色的海》有相近之處,仿佛是一部姊妹篇,而在意境表達上則顯現出很大的不同。與同行創作的《海浪》相比,《綠色的海》更顯寧靜。在《海浪》中我們得以感受到一股風起雲涌的力量,那碧浪敲打礁石的震撼之景震耳欲聾;而《綠色的海》則是一幅「開雲撥霧」、「雨過天晴」後的平靜與明媚,陽光暖洋洋的照射在沙灘和海面上,絲毫不見前一秒的陰雲與滾濤,令人不禁喟嘆大自然的奇幻變化。但無論是怎樣的「風雲變換」,吳冠中都能將其「神韵」完美地表達出來,呈現在一個小小畫布之上,每一個作品都表現出一個令人澎湃的天地,也因此吳冠中筆下的風景最令人「過目不忘」。

估價 :
HKD:2,500,000 - 3,000,000
USD:322,500 - 387,100

成交價:
HKD : 3,304,000

上一件 拍品 14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