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cm. wide (9 5/8 in.)
敞口,侈沿,方唇,束頸,鼓腹,頸與下腹之間置左右對稱的半環耳,耳下有鈎狀垂珥,平底,矮圈足。頸部飾兩道陽線弦紋,環耳上端飾一淺浮雕正面獸首,兔形長耳伏貼,雙目突出,獸首以下和垂珥均飾卷雲紋,陰線疏朗且模糊。腹內底有銘文竪行三字:“母癸”。
該簋形制與1970年陝西岐山小營原村東出土旅簋、1973年岐山賀家村6號墓出土銅簋(73QHM6:1) 、1991年扶風齊家村5號墓出土簋(91FQM5:1、2)、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辨簋等相似,唯局部細節有所差異。上列諸器的時代均為西周中期,它們口腹壁曲線呈S形,腹最大徑偏下,半環耳下有垂珥,圈足低矮,頸部均飾兩道陽線弦紋。除了旅簋在弦紋之間增飾一小獸頭外,具體的細部差異主要體現在圈足、半環耳上端的獸首裝飾以及下端的垂珥形狀。該簋圈足的足壁略呈內凹圓弧狀,與簋、辨簋相同,環耳及鈎狀垂珥則與旅簋一致。鈎狀垂珥雖然在商代末期已經出露端倪,但主要流行於西周早期,到了西周中期矩形垂珥比較常見。綜合來看,該簋的時代可以斷定在西周中期偏早階段。
該簋銘文內容比較簡單,“母癸”是“族氏名+親屬稱謂+日名”結構,其中“”是族氏名號,以往或釋作“弔”字。據統計,鑄有該族氏銘文的青銅器已發現15例,均為收藏品,年代以西周早期為主,其次為西周中期,少數為殷商,其中1件西周早期的銅簋(《殷周金文集成》6:3226)銘文內容與之完全相同。“母”字上端方折表現出肩部,足部下折較長且弧。“癸”字交叉的兩長划突出於四短劃之外,線條勻稱,不見肥筆。從這些銘文書體看,該簋屬於西周中期作品也是沒有問題的。
簋是自名器,器名亦見於先秦文獻,用於盛放黍稷飯食。簋在使用時多與用以烹飪或盛肉食的鼎相組合,《周禮·秋官·掌客》中以“鼎簋”並舉,鄭玄注:“合言鼎簋者,牲與黍稷俱食之主也。”簋作為最重要的粢盛器,不僅出現時代最早,流傳最久,傳世的數量也最多,在中國古代青銅禮器發展史中佔有突出的地位。
該簋不僅保存狀況完好,還鑄有族氏銘文,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值得藏家關注。
估價 :
HKD: 200,000-300,000
USD: 25,800-38,700
成交價:
HKD: --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