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21 秋季拍賣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38
朱沅芷  (1906-1963)
瓶花與水果(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二年作)

油彩 畫布

55 × 42 cm. 21 5/8 × 16 1/2 in.

款識
Yun gee(左下)

出版
1994年,《常玉、朱沅芷作品集》,大未來畫廊,台北,第50頁
1995年,《朱沅芷》,大未來藝術有限公司,台北,第77頁
展覽
1943年10月4至23日,「朱沅芷畫展」,米奇畫廊,紐約
1993年11月1至30日,「常玉、朱沅芷畫展:思鄉曲、遊子情」,大未來畫廊,台北
1995年8月19日至9月5日,「朱沅芷個展」,大未來畫廊,台北

來源
1943年,紐約米奇畫廊
台北大未來畫廊
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故國相思之語,召喚靜美時光
朱沅芷珍罕靜物之作《瓶花與水果》

作為二十世紀初旅美的先驅人物,朱沅芷在西方現代主義的發展中具極為特出的地位。他一生致力美學的探索與表達,大膽而前衛地推動國際現代藝術的發展,並開創其獨一無二、熠熠生輝的「鑽石主義」風格,寫就輝煌而燦爛的個人篇章。

共冶一爐:時代中的藝術風尚

朱沅芷的藝術經歷豐富而深具時代風貌,他曾先後在舊金山、巴黎、紐約旅居,廣博吸納西方藝術流派的思想,並同步形塑個人標誌性的創作風格。1924年,他入讀加州美術學院,隨歐菲德(Otis Oldfield)習畫,對立體主義、色域理論產生濃厚興趣,逐步建立自身對色彩、形狀、光線做個性化及現代性的表達。1926年他創辦「現代藝廊」(Modern Gallery)並於該地發表個展,獲外界高度讚賞,當中青睞其作的巴黎穆哈特王儲(Prince Murat)夫婦,更贊助他前往彼時世界藝術的中心巴黎發展。

自1927至1930年,及1936至1939年,朱沅芷曾兩度闖蕩巴黎,屢次入選權威的「獨立沙龍」,更在當地自由開放的環境中,吸收印象派、表現主義的養分,構成帶寓言性和抒情意味的筆調。1937年,他提出前衞的「鑽石主義」,宣告個人美學的豐碑,許多畫廊向他遞出橄欖枝,並於是年獲邀參與不少於14次的群展,一躍與同畢加索(Pablo Picasso)、莫迪利亞尼(Amedeo Modigliani)等名家在展中共同亮相,受西方畫壇高度認可。自此,在個人藝術的征途上,走出了一條風華之路。

臻品靜物代表:生活的至情傳寫

「朱沅芷先生,周遊歐美通都大邑,與當代藝壇巨擘觀摩,挾其東方『幻象』之風趣,接受歐美『實在』性結晶之薰陶,融會貫通,獨創風格,世人咸認朱先生之作品,讚其天資技巧俱臻爐火純青之候……如世人趨向朱先生之作品,最高藝術院府早已爭為珍藏。朱先生現費兩年光陰,克成是次個人畫展偉大之貢獻…備極推崇。」
——妙珍美術院寫於1943年美國米奇畫廊(Milch Galleries)「朱沅芷個展」宣傳冊

1940年,朱沅芷自巴黎重返紐約,先後於節拍畫廊(Tempo Gallery)、蒙卓斯畫廊(Montross Gallery)、米奇畫廊陸續發表個展,並在波士頓現代美術學院、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等參與聯展,迎來藝術事業的又一高峰。而在1942年1月,他與相識7年的戀人海倫・威瑪(Helen Wimmer)成婚,生活的美滿、藝術事業的發展與沉澱,令沉浸於幸福中的他,在肖像與風景外,藉由靜物創作抒發內心的豐沛情感,成為其人生此一階段的重要寫照。是次呈現的《瓶花與水果》,完成於1941至1942年間,為其罕見的靜物主題畫作。而在其為數僅10件的藝術家珍稀靜物油畫作品中,唯六件具花卉元素,而此作以兼具西式的飽滿構型和東方的生動氣韻,稱冠其中,彰顯了強烈蓬勃的生機感,與其當下美滿的生活狀態形成呼應,洋溢著成熟、自信繪畫語言的華光。

作品在完成後,首度發表於1943年紐約米奇畫廊舉辦的「朱沅芷個展」,獲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布魯克林鷹報(Brooklyn Eagle)的多方報道,後於1993年現身台北大未來畫廊舉辦的重要聯展「常玉、朱沅芷畫展:思鄉曲、遊子情」及1995年「朱沅芷個展」中,來源有序,足見作品所具的份量及代表性。是次首度釋出於拍賣市場,實為收藏難得的良機!

筆下含情:西式形色的寫意再造

「在我看來,西方現代技巧與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表達方式極其相似,二者都追求自由和形式的變化,而且注重表現氛圍……我認識到東方與西方其實並不遙遠,因為就其最好的藝術來看,它們是如此相似。」
——朱沅芷寫於1944年

不同於一般西式瓶花中花束繁盛飽滿的姿態描寫,此件《瓶花與水果》著重刻畫了六朵花莖修長娟麗、花瓣片片舒展的石竹、長春花,姿態靈動的輕盈花朵,與堅硬銅製的西式古典花瓶構成鮮明對比,融入了東方婉約的人文情懷。在筆法上,藝術家以清晰流暢而具律動感的曲線,呈現出來自其書法底蘊的用筆,令人想起其早年在廣東的導師高劍父筆下搖曳生姿的水墨牽牛花姿。而透過油彩豐盈的介質,朱沅芷以縱橫交錯的線條,自寫實走向寫意之筆,以充滿自由感的結構形態,呈現出平衡、舒朗、大氣的姿態,細膩、雋永中現悠長的情韻,實現了藝術家東西形式的高度結合。

而在色彩上,他不限於塞尚對光色穩定形態的追求,基於共色主義冷暖色塊的疊加理論,他以極為豐富的色調變化及具流動性的筆觸,突破了寫實的形態,從而令畫中之物由形至意,傳遞具內在維度的寫意風範。當中,黃與藍的對比架構出空間的層次,以相輔相成的形態鋪展光與影的存在,花瓣以玫瑰紅與藍紫色彩形成冷暖映襯,在高低錯落的擺置、色彩的共鳴呼應中,彰顯優雅而亮麗的生機感,如同訴說著家中一隅的溫情脈脈,更帶出藝術家在此時與妻子相伴於家的美好時光,成為其人生境況的寫照。同時,他將飽滿的蘋果、橘子置於畫作中心位置,呼應塞尚視蘋果為有形生命而不斷描繪之。在此作中,蘋果以亮紅與檸檬黃、草綠與橙黃等色彩在同一物體面上構成自由的色彩關係,並反射納入黑色銅瓶與白色桌布的環境色,藝術家以此形成視覺的連動點,將蘋果作為色彩之引,而令畫面中的物象皆於具動態的色形中煥發無盡的生命力,洋溢著浪漫抒情的寫意特質。

有美其姝:花韻靜美的東方傳情

「生命物質和精神的根本」是朱沅芷創作的核心,在1930年代末,他經由鑽石主義提出結合「物理性」、「心理性」和「腦性」三大元素,意在從描繪對象的物理特徵出發,進而反映豐富的心理感受,並由此傳遞精神性的思想。《瓶花與水果》一作完成於1941至1942年,尤為突出地展現朱沅芷該時期的美學觀。在此作中,來自個人生活的憧憬期待、源於東方身份的綿綿情懷,是他在呈現客觀被繪物生命力的同時,所注入的主觀、含蓄的情感表露。

與其20年代創作的《花卉》、《靜物與雉》相較,朱沅芷突破了傳統荷蘭靜物畫中生死恆常的課題,而以更為雋雅的筆調,在其中灌注深層、蘊藉的生命情感。畫中所描繪的花朵近似生長在中國南方的石竹花和長春花,分別象徵著「愛」與「美好的回憶」,長春之花日日新,是生命中美好光景的寫照,而兩朵藍紫色的石竹花比肩綻放,似在呢喃訴說濃濃的思鄉之情,花兒垂照著畫中的果物,亦表露生命開花結果、春華秋實永在的美好寓意。縱然此時的朱沅芷已離鄉二十載,他從未忘卻自己的華人身份,而回看他的人生,在法、美遊走求藝、奉獻於現代主義的藝術事業,更將東方的美學介入西式的表達,以盎然的畫筆訴說著生命光華的美好,而在他的筆下,那故國的花韻情思,在異鄉的土壤中,也開出了風華無限的不凡之色。

估價 :
HKD: 900,000 - 1,500,000
USD: 115,600 - 192,700

成交價:
HKD: 1,080,000

上一件 拍品 38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