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心 設色紙本
27×24 cm. 10 5/8×9 1/2 in.約0.6平尺
鈐印:張爰(兩次)、大千璽、大千
題識:(一)朱闌過雨黃月生,綃衣初試五銖輕。稍憐翠珮紅妝句,不稱江妃出浴情。辛卯秋日,大千居士爰。
(二)亞農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張爰。
出版:《張大千畫冊第一集》,第50頁,中華書局,1956年。
《張大千畫冊》,第50頁,文光圖書公司,1964年。
《張大千精品集·貳》,第317頁,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年。
說明:原藏家為瑪格麗特· 穆勒瑤女士家族收藏。瑪格麗特·穆勒瑤女士中文名為姚慧,她1 9 3 4 年1 0 月2 5 日出生於中國北京, 是一位中德畫家和藝術史學家, 她主要研究中西方之間的文化關係和影響。她在1949-1964年間生活在臺北,跟隨溥心畬學習書畫;1964年9月起居住在德國;1966年至1974年,她就讀於杜塞爾多夫國家藝術學院;1974年到1977年,她作為講師活躍在波恩大學藝術教育工作室;1985年在波恩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主修藝術史、東亞藝術史和中國藝術史;她還撰寫和出版了多本著作,如《中國書法藝術對西方非正式繪畫的影響》、《中國書法對西方繪畫的影響》等;從1964年到2012年間,她作為畫家參加了多個國家和國際藝術展覽,如:1971年的“杜塞爾多夫藝術家之城” 展覽,1984-1985年,巴黎國際當代藝術中心舉辦的“國家沙龍”展覽等。
由大千題識可知,此作《紅蓮》創作於辛卯(1951年),此作在1956年《張大千畫冊第一集》的出版上仍然沒有亞農上款的題跋,因此該作品極有可能在1956年出版面世後,為亞農先生重金誠意下所穫,因此亞農方為首位受畫人,而姚慧女士為再後之收藏者,但據2014年拍賣圖錄所列,若按此作品是姚慧女士家族得自畫家之說,姚女士是否與亞農有何種直接聯繫,這又為此畫的完整流傳增添有待研究的空間。
“畫荷,最易也最難,易者是容易入手,難者是難得神韻。”
—張大千
談起張大千,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他對荷花的癡愛,君子之風其清穆如,張大千愛荷,贊其高潔,蘊含隱逸絕塵與清雅不俗。大千每遷居一地,必親手植荷,朝夕觀察,荷花亦成為其繪事一絕。喜愛荷花的張大千,繪荷技巧精深,神韻細膩入微。大千愛畫荷,以「君子之風,其清穆如」喻荷,盛贊其高潔。從青年到晚年,始終未輟止過畫荷。他筆下有朱荷、粉荷、白荷、墨荷、金碧荷;風荷、晴荷、雨荷、秋荷;沒骨荷、工筆荷、寫意荷等,且不斷推出新意,形成了馳名中外的「大千荷」。大千畫荷最早師法八大,二十多歲至三十多歲畫荷,可以看出他不但摹過宋畫,也臨摹過趙孟頫、陳白陽、徐青藤、石濤等,主要取八大山人之「韻」,石濤之「氣」。後又赴敦煌摹古,得佛畫蓮花之情態。
荷花,又名蓮花、水芙蓉等,是蓮屬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荷」又被稱為「活化石」,也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還是原始人類最早採集和食用的果實之一。伴隨著農耕文化的出現,荷花以它的實用性走進了人們的勞動和生活,同時,也憑借它清雅的氣息深入到人們的精神世界。中國最早的詩歌集《詩經》中關於荷花的描述有「山有扶蘇,隰與荷花」,「彼澤之陂,有蒲有荷」。周敦頤之名篇《愛蓮說》稱蓮「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歷來為古往今來詩人墨客歌詠繪畫的題材之一。
據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記載,早在南北朝時代,梁元帝就曾畫過《芙蓉醮鼎圖》,這也許是見於文獻記載的最早的畫荷之作了。唐代邊鸞花鳥畫「精於設色」被贊為「如良工之無斧鑿痕」。五代北宋初期花鳥畫蓬勃興起,湧現了許多著名的花鳥畫家。他們都曾以精湛的畫藝描繪過荷花。據《宣和畫譜》記載:「黃荃名下記有《荷花鷺鷥圖》《寫瑞榮荷圖》等十一幅,徐熙名下記有《瑞蓮圖》《寫生芙蓉圖》等四幅;其他的畫家如趙昌、滕昌祐等人名下都有不少畫荷作品。可惜由於年代久遠,早已湮沒人世。現藏故宮博物院的《出水芙蓉圖》是目前傳世較早的畫在絹上的荷花。此圖出於南宋畫院畫家之手。
此幅張大千之精品《紅蓮》充份展示了畫面的美感。此作創作於1951年,寫於他訂製的日本卡紙上,配以詩文題跋,詩情畫意,遂得兼美,此作上題「江妃出浴」七絕:「朱闌過雨黃月生,綃衣初試五銖輕。稍憐翠珮紅妝句,不稱江妃出浴情。」喻荷花出水。畫面設色輕盈清麗,珠翠互親,得雅逸之韻致。是時正值畫家工筆作品成熟之期,下筆似信手拈來,精工細寫卻如自然天成。此作還吸收了北宋徐崇嗣清姘妍麗的特點,採用沒骨畫法出蓮,用色來表現,發揮了蓮花瀟灑脫俗的韻味,使得蓮花更具物理、物情、物態。
唯一的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或在大千自我超越就是在葉的邊緣處理手法上,是件《紅蓮》的荷葉部分與邊緣幾乎都溶合成一體,似乎在呈現一種朦朧的美感,似乎是在描繪秋色正濃時荷塘中濃霧漸散時的那一剎那間的一個鏡頭,讓畫家獨具慧眼的捕捉到,與大千夫人徐雯波珍藏的《紫蓮花》的分別就在於一個是寫實,一個寫意,一個具象,一個抽象,或者更確切的說是似更印象派。此《紅蓮》另一特別之處是畫中大千對花蕊的處理方式極為少見,在蕊的邊界以深紅勾寫外再以胭脂加點蕊尖,而蕊的朝向不一,似隨風搖曳般極為生動,這在較為工細的《紫蓮》圖上是沒有的,而花蕊在朦朧朧的荷花瓣的襯托下極為迷人,此中味道鑑賞者自知,亦應是有緣者之物,數十年間展轉越洋千里,佳人為伴多年後方釋出,如今重現香江,我們能夠再近距離品賞,也該是一種幸福吧!
所謂「沒骨畫法」即不用墨筆鈎勒,衹用顏色來點戳。這畫法創始於北宋徐崇嗣,這法傳到清初,要算惲南田第一,清妍艷麗四個字,可以說是闡發無餘了。畫花瓣儘全用顏色,先用水墨點戳,然後略施淺色,先用淺紅色組成花形,再用嫩黃畫瓣內的蓮蓬,跟著即添蓮葉及蓮幹,葉是先用大筆蘸淡花青掃出大體,等色乾後,再用汁綠層層渲染,在筋絡的空間要留一道水線。荷幹在畫中最為重要,等於房子的樑柱,畫時從上而下,好像寫大篆一般。要頓挫而有勢,有亭亭玉立的風致。幹上打點,要上下相錯,左右揖讓,筆點落時,略向上提。花瓣用較深的赭石、胭脂加白色,再渲染一二次,再鈎細線條,一曲一直,相間成紋;花鬚用粉黃、赭石,再加上幾筆水草,正如書法所說的「寬處能走馬,密處不通風」也。
在《紅蓮》這幅作品中,畫家所繪蓮花勢造型優美,葉大梗長,亭亭淨植,沈著而不浮。畫面中一朵盛開的粉色蓮花佔據左邊二分之一的畫面,在暖綠的蓮葉映襯下搶眼而奪目,畫面背景運用淡綠加藤黃襯托出蓮花沁人之意。蓮瓣不見勾勒之跡,渲染出的花瓣既輕盈又腴潤的質感。畫家的寫實功力極為扎實,每片蓮瓣的形狀、角度、色澤和光感都安排得無懈可擊。近處花瓣和花蕊上的點點胭脂加赭石,點綴出荷花的晶瑩剔透,搖曳生姿,毫無扭捏造作,畫家再用淡淡的白色罩染於受光的葉面之處,極為粉嫩雅緻。蓮花葉尖處所繪縷筋紋脈,賦彩勻麗。至於瓣上的膩粉、蕊端的紅絲,也一一仔細料理,微妙之處,使人嘆為神工!整幅作品佈局、設色端莊大氣,將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君子氣質表現得十分完美。全畫尺寸雖小,但是氣度宏大,層次井然,不愧為畫家平生之力作。這輻出水欲滴、清馨似聞的紅蓮佳作不禁讓人想起了南朝梁元帝蕭繹的《採蓮賦》:「紫莖兮文波,紅蓮兮芰荷,綠房兮翠蓋,素實今黃螺。」其實在大千的傳世眾多工筆荷花圖中,這件獨具特色,很有一種西方的印象派的味道,某種意義上己經完全超越了傳統工筆繪畫的方式,在大千的精心經營下呈現了一種完美的朦朧美感。此幅大千兩次題識,從第二次題識可知,此作是贈與好友 「亞農仁兄」之佳作。從歷年所露面及出版的張大千創作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的工筆荷花之精品,屈指可數,此件大千精心之作《紅蓮》來源可靠,品相完備,愛此丹青一道者萬勿錯過。
估價 :
HKD: 800,000 - 1,200,000
USD: 101,900 - 191,100
成交價:
HKD: 4,320,000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