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 | 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25 春季拍賣 >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57
黃一山 (b.1983)
有紅色顏料的畫室(二〇一一年作)

複合材料 畫布

169×230.3 cm. 66 1/2×90 5/8 in.

款識
Huang yishan 2011(右下)

出版
2011年,《GZ 1626》第19期,豐彩維訊傳播集團,廣州,第122頁
2011年,《開放的學院意識——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作品集》,湖南美術出版社,長沙,第197頁
2012年,《野生視覺——廣州青年當代藝術家專題展》,53美術館,廣州,第39頁
2012年,《首屆CAFAM未來展:亞現象——中國青年藝術生態報告提名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桂林,第193頁
2013年,《非格物——形而下的空間敘事》,新氧藝O2art,北京,第32至35頁
2014年,《首屆CAFAM未來展:亞現象——中國青年藝術生態報告提名集》,中國青年出版社,北京,第207頁
展覽
2011年2月27日至3月27日,「『異體・異在』生理實驗」,53美術館,廣州
2011年7月23日至8月31日,「『實驗畫譜』架上繪畫研究」,菲籽畫廊,上海
2012年8月8日至9月6日,「首屆CAFAM未來展:亞現象・中國青年藝術生態報告」,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
2013年6月22日至7月28日,「非格物——形而下的空間敘事」,新氧藝O2art,北京

來源
2015年4月6日,保利香港春季拍賣會,拍品編號269
現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購自上述來源

「觀念建築師」的視域游戲
黃一山的自傳性宣言

2009年自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碩士畢業的黃一山,被譽為「中國80後藝術家中最具觀念深度的實踐者」之一。在創作中巧妙地藉由縝密的幾何切割、錯位的透視關係,以及貼近真實的複合媒材並置,打破平面與三維立體空間的界線,並經常旁徵博引,如將美術名作、中國典籍故事融入其中,展現他對藝術史與文學的深入探究。繪寫著現實與虛構辯證間的寓言,如若演出著一場「空間結構」、「敘事邏輯」和「材料思辨」的多重奏。2018年其曾受邀參加廣州三年展,隔年參與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作品備受追捧,其作亦被悉尼白兔美術館、廣東省美術館、余德耀基金會、上海龍美術館等收藏。

奇幻故事的壓軸篇章

策展人崔燦燦稱黃一山是一個「講故事的人」,其作品之間環環相扣,編織出「故事中的故事」。本次呈現的《有紅色顏料的畫室》便為他2010至2011年繪寫的「弗洛伊德」主題作品中,極具自傳色彩的壓軸篇章!

在繪畫此作的前一年,黃一山先創作了《草地》與《堆滿顏料的畫室》兩件作品。前者以其標誌性的平行透視描繪草坪,凝聚了對物料質感的執著匠心;後者則以畫中畫的形式將《草地》置於一個畫室空間,牆壁上以點狀筆觸鋪滿的紅色顏料,指涉對中國當代藝術影響深遠的英國肖像畫家弗洛伊德(Lucian Freud)那濺滿顏料的工作室的致敬,而藍色水磨石地磚紋樣靈感則來自黃一山就讀美院的洗手間。黃一山在此藉由創作將自己身處的環境與弗洛伊德的空間交織,並化身為畫中立於門後窺探的人物,如若反思著理性嚴謹、尊重「物性」的自己,與情思充沛、揮寫「人性」的藝術史巨人之關係。而及至最終章—《有紅色顏料的畫室》,畫中的室內空間元素雖與《堆滿顏料的畫室》相仿,但牆上的紅色顏料大量地減少,由密集厚塗的點狀轉為噴灑式的線狀與流動狀態,再難使人聯想到弗洛伊德的畫室,而在前作於門口猶疑、窺探的人物,此時已然登堂入室,蛻變為「畫室的主人」!

三件作品透過隱含的脈絡,道出故事的起承轉合,留予觀者巨大的想象。而最終章《有紅色顏料的畫室》的特出之處,無疑在於藝術家在此作中完成了他作為主體性的成熟:從甫由美院畢業的藝術朝聖者,轉變為自信的「觀念建築師」。

虛實之間的趣味遊戲

黃一山向來以「工匠」式的技法鋪設空間著稱,源於其希望完整地實現空間中的「每個角落」。《有紅色顏料的畫室》以其經典的「軸測圖」視角,展示了一個封閉又開放的空間,所有線條、地磚、門窗、桌子均以極度嚴謹的方式展現著與彼此的平衡。其以精心調配的特殊顏料在反覆下筆間,營造出具厚度的光滑瓷磚質地,而在桌面及窗口處,他更貼上透明壓克力片,將現實物件的質感一一還原。作品採取45度角俯視的上帝視角,與嚴絲合縫的空間邏輯,直指強烈的理性思考,加之藝術家對物質的厚度與現實肌理的高度尊重,使空間與材料呈現一種近乎「完美的真實」。然而,那具超寫實感的畫境,依然瀰漫著虛構感與引人懸念的故事性,使之在劇場與現實之間游弋。

畫中規則的方形物,如畫布、桌子與門窗,以不同角度呈放,製造出一種如包浩斯(Bauhaus)風格般,由規則構築的抽象美。而那噴濺流淌的紅顏料,可謂為此規整的空間中最具反差者,其形態隨機而流動,顏色濃烈。黃一山曾指出:紅色顏料並非暗喻暴力,而是「設置了關於潔淨的污點,可以視為完整性的一個出口」。而畫室中的男子端坐其中面向觀者,身體結構仍緊扣整體構圖的平衡。然而,他眼神若聚焦左方的一幅作品,畫面內容為何,觀者卻無從得知,龐大的戲劇張力與神秘的心理氣氛,由此衝破了縝密的空間結構。

以「畫中畫」製造迷津

有別於《堆滿顏料的畫室》中的「畫中畫」為黃一山過去的作品形象,此畫境中懸掛於左側牆面的作品,乍看彷似出自美國抽象色域繪畫大師阿爾伯斯(Josef Albers)之手;然而,畫中與外部空間一致的灰、藍彩色組合,以及與地面、牆面全然平行的線條,不禁使人發問:這究竟一張平面繪畫作品,抑或連接著另一個相鄰物理空間的窗口?藝術家為觀眾設了重重迷津,挑戰著既定的視覺經驗,使「觀看」這一行為變得撲朔迷離而饒富趣味,令人目不轉睛。

「弗洛伊德」退場,「黃一山」推門而入

談起此作時,黃一山坦言他「想要表達某種情感」,並期望在創作的理性,與藝術家生而為人的感性間尋求平衡。如在此前之作《堆滿顏料的畫室》仍可見到藝術家通過弗洛依德的在場,在理性與感性間探索搖擺;而在本作中,他已然找到了堅定的自我——具表現主義的色彩筆觸,不再囿於情緒噴發的傳統象徵,而是被營造為框架之下微妙的情緒滲入之處;而其作品亦不再是與大師的對照,或被反思的客體,而是通過完美結合的空間構造與材料還原,得心應手地創造出一場視覺大戲,正如其所言,「整件作品才更像是自己的一種投射」,在真實與超現實、抽象與具象的循環往復中,刻寫下「理性即人性」的個人宣言!

估價 :
HKD 600,000 – 800,000
USD 76,900 – 102,600

上一件 拍品 57 下一件

免責聲明

本網頁所載的所有資料只供參考之用, 本公司將會隨時更改, 不作另行通知, 
除港元以外所有以其他貨幣顯示之估價及拍賣結果僅供參考。
雖然本公司已盡力確保資料準確性, 但不保證該等資料準確無誤,
並不會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承擔責任。

Wechat QR Code

請使用Wechat中的「掃一掃」功能
去掃瞄此QRcode